8月,36氪APP悄然改版。 官方说法是:在内容的组织、定制、搜索、展现四个方面进行了重构。比如旧版头部分类只有三个类目:快讯、推荐、早期项目。新版头部频道化,包括:关注、推荐、快讯、创投、商业、科技、声音、职场、深度九个栏目。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早期项目”成为创投频道的子栏目。 36氪新版APP截图 36氪网站在2010年12月8日上线,创始人刘成城告诉《21CBR》,其实更像一个“意外”,他并不擅长报道,最初做科技博客,只是把国外最新的科技报道搬运回国内,再延伸到创业报道。 最初的“创业报道”,不论此前36氪的定位如何变化,业务如何扩张,都在36氪APP以“早期项目”的形式留存。 “早期项目”从首页的消失,意味着36氪与昔日模式的一种告别。 改变早已开始。2016年7月,36氪拆分媒体独立运营,10月,36氪APP全新改版,股权投资,创投服务等功能均被剥离,定位聚焦在媒体,提供内容服务。 最新的改版,形态上只是优化,在品牌层面却是决定性的拆分:“36氪”品牌只由媒体业务使用,其他业务的品牌也完全独立。比如8月15日,36氪母公司旗下创投助手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品牌“鲸准”,同36氪(媒体业务)并列。 诞生6年,从媒体到媒体,36氪经历了什么? 增值服务的现实 刘成城说过,媒体给自己带来了第一桶流量,更确切地说,自己的目标不是卖广告的生意。 在36氪创立初期,这逻辑是有道理的。 2012年,内容创业大幕刚刚拉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5月,《中国企业家》的执行总编李珉创办虎嗅网;8月,《今日头条》的第一个版本上线;12月,腾讯《大家》上线。 虎嗅网和《大家》在根本上仍由传统媒体由编辑主导,精英生产内容,自上而下传播的思维,而传统媒体的天花板,大家都看得到。《今日头条》羽翼未丰,要给业界展示以算法为基础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还要时间。 当时,刘成城思考的核心命题是“报道之后,帮他们解决点问题吧。”他开始在线下帮创业公司解决实际困难,如投资、招聘,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思维。 其后,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不断迭代:今日头条迅速崛起,成为一家估值过百亿的明星公司;BAT纷纷布局资讯分发,内容产业在规模和价值上双重爆发。 36氪则在不断新推创投服务,并在2014年启动“氪空间”,2015年上线融资平台。 整个2015年,36氪的业务和宣传都集中在“实体化”的创投服务,有人认为其离用户越来越近,离读者越来越远。 围绕“流量”需求,拓宽业务边界是标准的互联网思维,但是,商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具体场景:孵化器要么有核心的地产资源,要么有巨头的技术和财务资源,一个创业公司其实不好做;股权众筹的诞生是来自民间的“发明”,官方态度谨慎,平台模式在规模和管控层面均存在风险,36氪平台遭遇的“问题项目”就是风险被“兑现”的结果。 在内容大爆发的2016年,36氪决定在核心业务上,回归媒体。 如何重构媒体? 2016年7月,前《第一财经周刊》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冯大刚加入36氪。同期,36氪拆分媒体业务独立运营,冯大刚出任媒体公司总裁;其后,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李洋加入36氪媒体部门,担任总编辑。 让愿意做内容的人做内容;让愿意做创投服务的人做创投服务。 36氪在夏天大量招兵买马,很快生产出多篇有影响的深度报道,在科技圈建立了口碑。 冯大刚加入36氪时,圈内亦有讨论,但少有人较真事件背后的意义。过去五年,从虎嗅到今日头条,内容创业大体两条路:媒体人做媒体;技术人做平台,少有一个具体行业的资深人士直接负责媒体内容。冯大刚加盟在先,多篇深度内容紧随其后,这是36氪回归媒体,再度打响名号的第一战。 李洋说,冯大刚到36氪后,找到她几次,最后自己被说服的原因是:希望看看未来媒体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就有机会亲自参与乃至主导一条新路的探索。 原《第一财经周刊》总编李洋加入36氪 “我们参与其中,其实也是一次实验。”李洋说。 不论冯大刚还是李洋,骨子里仍有传统媒体价值观的坚持。他们加入后,36氪迅速推出多篇深度报道,打造影响力。这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做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