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肯德基现在基本是个川菜馆了。 上个月的一天,我从国贸一个会场里出来,已经过了饭点儿下午还约了个采访,我想都没想就推门进了一家肯德基。 虽然多年以来,我是一个麦当劳派。但在我的印象里,这两家西式快餐都能给我稳定、一致、不算好吃但很安全的味道。 然后我发现我错了,在奉行了多年的中餐化策略之后,肯德基的菜单早已不是我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个样子。与其说是中餐化,不如说是川菜化——如果你不想吃那些奇奇怪怪的盖饭,那么几乎每个汉堡都是辣的。 我其实并不排斥辛辣,甚至可以说是喜欢吃辣,曾经风靡一时的香辣蟹、水煮鱼、麻辣小龙虾都是我的最爱,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做的麻婆豆腐也是我最下饭的食物之一。 可惜,我对辣味的欣赏只停留在了这些古早的记忆里。 自从高中患上鼻炎以后,每次吃辣都要流上半个月鼻涕才忍痛割爱的。 我在外几乎不主动点辣菜,每次朋友聚会我也会说“我不吃辣”。但这并不意味着满桌子都是不辣。 所以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每次和朋友约饭,朋友说吃啥,我说不吃辣。 结果最后辣菜上来,我吃的比谁都欢。 一切餐饮川菜化似乎困扰的并不止是我一个人,开奖,细数一下“不适合吃辣”的“富贵病”大概有这么多:鼻炎、咽炎、胃炎、扁挑体炎、结膜炎、口舌生疮、痔疮、智齿发炎、牙周炎、月经不调、任何过敏体质、所有皮肤病、感冒、焦虑、抑郁…… 除此之外,如果你在吃任何一种消炎药、复合中药、精神类药物和大部分激素及抗过敏类药物,理论上都不能吃辣。 尤其是从个人的经验来说,辣椒几乎是仅次于北京雾霾的鼻炎咽炎致病原。去吃海底捞的时候,就算冒着大不韪点了鸳鸯锅,都能被辣锅里红油烧出来的烟熏的鼻腔痒痒。 对于没事就喜欢生点小病装林黛玉的中产阶级来说,基本没有几个人在适合吃辣的范围之内。 如果世界上没有川菜,朋友圈里发烧的、鼻塞的、胃疼的、腹泻的可能要少上一大半。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川菜不仅以其本身的姿态大举入侵大江南北,连原本不是川菜的馆子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也变得重口味起来。 肯德基是一个例子,但还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隐形川菜。 隐形川菜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叫:“这道菜不辣,辣味是锅上的。” 以大学和抵挡写字楼周边的食堂菜系为重点,我曾仔细观察过北大西门对面一家没名生煎,它在西红柿鸡蛋这道温润中兴的家常菜上完美展示了万物皆可川菜化。 每一次,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完全取决于上一道菜做的是什么。有一天我眼睁睁的看着服务员先端出一盘回锅肉,再端出了我的西红柿鸡蛋。 盘子里真的一片辣椒都没有,但我流泪的鼻子知道,上一桌回锅肉里的辣油都在我这盘盖饭里。 第二个境界是“免辣不好吃,我给你少放点辣吧”。 微辣一直是一种玄学,对于微辣的定义需要以老板家乡距离川渝地区的远近作为衡量——一个东北师傅的微辣是放一小勺辣椒,一个四川师傅的微辣是少放一小勺辣椒。 而实际上在辣度的衡量上除了师傅的主动控制之外,用户的被动体验也有影响。比如我的同事小G就说,他在学校的时候,老去一家该饭店让师傅做“微辣”的宫保鸡丁。 次数多了之后,师傅怒了,说:“宫保鸡丁你还要做微辣,你吃糖醋里脊好不好。” 第三个境界是“我没说不辣呀,atv,只是没告诉你辣而已”。 这种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了。 我记得新奥购物中心有家鱼骨粉,菜单上有“招牌白汤”和“劲辣红汤”两种选择。不能吃辣的人当然毫不犹豫的选白汤……嘻嘻,恭喜你,白汤也辣的你明天在厕所叫爸爸! 这家店旁边就是一家韩式雪冰店,我觉得生意全是鱼骨粉的白汤顾客撑起来的。 凡遇以上种种,你能摔盘子走人嘛? 倒不是心疼那点钱,只是小时候受到“不能浪费粮食”的教育多了,总觉得有些于心不忍。 一只猪,活了一辈子,就为了能给你带来十几分钟的味觉愉悦,就因为它沾了上一锅的辣椒油就不再配的上红烧肉这一桂冠嘛?人类也未免过于残酷了些。 于是最终,我只能忍着把这些端上桌的辣味吃下肚,把一切痛苦都留给自己。 绝望了,真的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川菜从正面进攻、全面进攻,已经转入了巷战、地道战和游击战,力图消灭每一个异见分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