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波教授引用数据说明,每个普通用户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大约为 4MB,而每一口石油矿井的数据量为 3500TB、每一个波音 747 引擎的数据为 500TB。但是相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传统行业在使用 AI 方面并不积极,相当于一个坐拥大量财宝的人却不知如何使用。有从事物联网(IoT)的人士就指出,其行业有 99% 的数据并没有派上用场。 很多传统公司已经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并开始纪录并积累了大量数据,就像飞机引擎产生的海量数据,但是人们却不知如何利用。另外,虽然 Google 和苹果在全球公司市值上折桂,但利润相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并不高。所以,如何用 AI 来对接这些传统行业,通过这些海量数据来提升效率,创造更多价值,是 AI 公司真正需要考虑的。 图片来源:网络 To B 端落地 AI 需要专家调教 既然传统行业有如此多的数据和需求,显然早已有 AI 公司早已经瞄准了这个市场。iPIN 公司一直关注的是用机器去学习人的发展轨迹,用机器分析人、分析企业,在具体应用落地上,团队选择了三个有些许关联的行业:生涯规划(高考填报志愿)、企业招聘和法律。iPIN 公司 CEO 杨洋曾经尝试将单一场景训练出的 AI 体系,应用到其他场景中,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种「迁移学习」很不成功,他们遭遇到了此前邢波教授所描述的 AI 不可复用的难题。 iPIN 公司发现,虽然 AI 公司可以建立模型和算法,但是在判断层面依然需要相关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和把关,将后者的专业知识融合到解决方案之中。正因如此,AI 解决方案的迁移隔行如隔山,因为每到一个新的行业,都需要找到其行业专家进行合作,与行业进行深度匹配。 作为国内较早看好 AI 领域的投资公司,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认为,在 AI 行业发展早期,创业公司需要做的一定是垂直整合,打穿整个产业链。就像芯片巨头英特尔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时候,不仅要做芯片,而且要做半导体相关的生产设备和工具。「目前的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并非单一的技术。」杨磊解释道,而能够打穿整个垂直产业的 AI 公司,也是北极光投资的参考标准之一。 由于 AI 在近年来的逐渐升温,很多传统企业也在寻找 AI 公司来为自己赋能。总的来说,传统公司对于 AI 解决方案的诉求有两点:1. 提升生产力;2. 提高生产效率。而相对互联网公司,这些传统公司的数据积累比较薄弱,很多数据很难投入应用,这对 AI 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有意思的是,很多大公司在与 AI 公司合作时,合约中明确表示必须保密。这些公司将 AI 当成了一个秘密武器,想要因此保持行业竞争力,当然不希望竞争对手知道 AI 的好处。 在 To B 端市场,AI 创业公司需要有一个有力的方案,能够将整个行业凿穿,才能在市场上有所斩获。而这样的垂直整合经验,也将为 AI 公司构建独特的商业壁垒。不过,由于 AI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应用层面不断进取的团队也要时刻注意 AI 底层架构方面的变革,一旦 AI 基础设施发生变化,在上游应用端构筑的壁垒可能一夜之间失去意义,杨磊和邢波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前沿社会员探讨中 让消费者接受 AI 还要看场景 相对于 B 端,拜谷歌、苹果等大公司所赐,AI 在消费层面更为人所知。而 AI 行业激烈竞争的一个代表,就是智能音箱。从亚马逊 Echo 开始,谷歌、苹果、阿里巴巴等巨头公司纷纷涉推出智能音箱。小鱼在家创始人兼 CEO 的宋晨枫认为,下半年国内市场将会出现「百箱大战」,在这个时间节点小公司加入战场,可能并不明智。首先,智能音箱从本质上不是卖硬件,而是卖其背后连接的服务和内容,而用户购买的也正是后者,而非一个硬件本身。 对于很多巨头公司来说,智能音箱已经被当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和交互工具。出门问问创始人兼 CEO 李志飞认为,智能音箱的语音在交互层面并不完美,至少还需要一块屏幕。正如其言,不久前,先行者亚马逊就在自家智能音箱上加了一块屏幕(Echo Show)。不过,李志飞依然认为,即便加上屏幕,音箱的交互依然有问题。不过,智能音箱在未来有可能和其他设备如电视、手机、平板等组成一个智能体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