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要建立数据体系,不仅要知道业务的现状,也要非常了解业务的未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张清单,目前业务涉及的产品,都做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未来一段时间(譬如,3个月)会进行调整的,清单里要有功能、埋点状况、计划完成时间等一系列的状况说明,然后备注需要通过这个埋点,了解什么。 譬如说,一个注册流程。 注册流程是否简单,我们可以通过:注册完成率、X步放弃率来看,那么就要统计进入人数、注册用户数、资料填写的每一步的完成和放弃的绝对值与比例。 可能你会说,知道注册完成率就好了,为什么要考虑X步放弃率。 很简单,X步放弃率中的X步出现越多,就证明这一步存在问题,进而要去提出优化假设并通过数据验证,是否让X步放弃率降低。 第三,需求明确,且重点明晰。 我真的有见过,去问需要数据埋点吗?需要。怎么个埋法,哪些位置需要埋?答曰:所有都要。 其实这种回答代表着,要么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要么是根本不知道应该关注什么。 我们在数据建设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经营分析关键指标项」,这个名词的意思是:不管业务涉及多少数据,只要这个指标发生变化,数据就一定会对应的有变化,而且是大变化。 譬如,电商里有个公式,叫做: 销售额=销售单价x销售量。 这里面,如果要销售额增加,那么要么单价上升,要么销量上升,所以,这两个指标就是关键指标。 但是,如果商品本身的售价一直都很稳定,那么关键指标其实就是销量。反过来,如果数据表明,这个商品本身价格是坚挺的,不存在随意修改的可能,那么关键项就是拉动销量增长,你可以不用关注单价变化,反之亦然。 所以,提数据需求一定要弄清楚核心数据和边缘数据,关键数据与辅助数据,提出来的需求才有人愿意和你玩。 4.数据的分层次推进 如同提问者问的一样,很多公司并没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还要自己做数据平台吗? 我的回答必然是:要! 问题是,怎么做? 这里就要谈到一个层层推进的问题了。 前面已经提到了,有些数据的颗粒度很粗,可以利用第三方去完成,而一旦进入业务支撑的数据分析,靠第三方就不太可能了。 那么,不管你是多小的公司,分层去推进数据建设这件事儿,永远是成立的。 Step1:搞定核心业务的数据 埋点本身是费时费力的活儿,但是我相信,只要是能活下来,或者有希望活下来的公司,即便没有找到商业模式,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什么了。 那么,围绕核心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先把这个业务的所有数据的埋点给做掉,就是最初要做的事情。 Step2:明确核心业务的数据呈现结构 有些业务是漏斗式的,用户通过1、2、3的分步骤操作,来完成业务流程,那么,通过建立数据漏斗,就能看到用户在整个业务流程里实际的使用情况。 譬如说,交易平台,用户的业务流程是: 浏览-下单-支付-收货-评价 你其实会发现,漏斗在这里是明显存在的,浏览-下单有下单转化率;下单-支付有支付转化率;支付内部有支付成功率;支付完成-收货有个确认转化率;收货完成-评价,有个评价转化率。 但对于核心业务流来说,前期只需要去搞定浏览-下单-支付,即可。 什么,人力还不够?那么下单-支付总归要做的。 等把核心业务流做完,再去向前和向后去延伸埋点布局。 同理,当核心业务的数据建设告一段落,就继续去做其他的非核心业务的数据建设。一个一个来,虽然看起来工作量不小,但总有完成的一天。 Step3:埋点建设与报表输出 第二步做完就赶紧先埋点。有能力,去做自动化报表,没能力,用个简易后台提供查询即可,再没能力,数据同学提供查询SQL,开发权限给相关的接口人员自行提供查询。 Step4:如法炮制其他业务的数据建设 做法基本一致,只要能做一个,就能做第二个,并不难。 5.自动化不急于一时 很多时候,数据建设工作难,其实是难在怎么去做自动化。 自动化当然好处多多。 不用手工SQL,直接系统邮件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 对关键指标项直接监控,有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报警相关人员; ……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做自动化。 运营常常说,有工具要上,没工具靠人肉也要做。 道理是一样的。 关键是,对于数据建设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公司和老大们是否意识到了,是否愿意去给资源? 如果没意识到,以上这些都是废话,如果意识到了,我觉得作为运营人员,学会提需求,足矣。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老板并不真的关心数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