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真正导致人知识水平差异的,并不是知识数量本身,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假设你有1000个知识,每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就意味着增长了500个新知识(因为它与另外500个知识建立了新的联系),它是呈指数增长,而不是缓慢的线性增长。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学习不是为了背诵,而是利用知识改进自己的行为。 之前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将两组受试者分别关进两个房间,其中一间屋子里什么都没有,而另一间屋子里放满了巧克力,但不准受试者吃。(真是备受煎熬) 两组受试者在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心理学家让他们做握力测试,结果发现:待在巧克力房间里的受试者,握力明显不如另一组受试者。 这个实验说明:自制力会消耗人体的能量。 那这个知识可以怎么去运用呢? 我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房间里的零食都藏起来,别养成叫外卖的习惯,这样就可以避免平时在家学习的时候受到各种诱惑。(抵制诱惑吧,浪费能量;随心所欲吧,又浪费时间...) 另外,一些需要消费者拥有足够“自制力”才会使用的产品,如果广告一味要求他们要保持理性,保持自制力,效果可能并不会好。(因为太费脑力) 这时候,我们需要唤起消费者的“感性认知”。 比如在线课程,与其说“每天一小时,每天一进步”,还不如说“当别人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就是你实现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塑造竞争感) 3.尝试去解释事物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人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而有一部分人却总是对各种习以为常的事物保持好奇心,积极地探索答案。 比如星巴克很少打广告,为什么?方便面有大品牌,挂面就没有,为什么?创新的往往是小品牌,为什么?人们觉得猪长得很丑,为什么?… 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可以用哪些我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又能学到哪些新知识? 也许有人会嘲笑你:“问这么多为什么,是不是发神经?” 而我的看法是:反正说这些话的人也不是我们的榜样。 历史上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从一些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真正的洞见。比如牛顿——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 三、学得好不等于用得好 有时候,即使你的知识水平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还是会遇到“摸不着头脑”的情况。 比如上文提到的,假如你是一个餐饮品牌,想打造自身的特点,但究竟是以服务为特点,还是口味?还是环境?还是健康? 即使你明白:要针对关键竞争对手,实施扬长避短的策略。 不过,关键竞争对手是谁?它的长处是什么?它长处中固有的短处是什么?你的长处是什么?你的短处是什么? 你可能也不清楚... 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可能连“现状”都没搞清楚。 绝大部分所谓的“干货文章”,里面的例子都是“条件已知的例子”。 比如星巴克,人人都知道它的特点是品牌文化,而它主要竞争对手(KFC和Mc)的相对特点是低价,所以我们很容易分析出为什么星巴克很少打硬广。 再比如小米,人人都知道它的特点是低价高配,所以也很容易分析出为什么它的高端机很难成功,为什么它很少有线下渠道,以及为什么它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 不过,一旦到了我们自己这里,情况就不是那么明朗了,很多都是“未知条件”。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理查德·鲁梅尔特曾在他的战略学课堂中讲课,而他的学生(一位管理学院的院长)对他的课堂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 “我觉得,你在每一节课似乎只讲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目前发生了什么」。” 没错,所谓的“制定战略”,并不仅仅是决定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读懂“当前的形势”。(这也是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如果连当前的形式都没搞清楚,战略就是空话。 比如以前的恒大冰泉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