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智能芯片与集成电路、通信网络、互联网技术、软件系统和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技术人才的前沿交流大会和行业盛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以其权威性、学术性,被业界誉为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信息技术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行业代表和科技人才参会。 今天,小编特别整理了2017年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上的行业专家们在本届年会上的最新报告与观点精华,从这些顶级专家们的研究与探讨话题中,或可一窥中国电子信息科技产业与技术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主论坛:聚焦产业与核心技术,面向未来的高端碰撞】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以《面向内容的通信——探寻通信的新起点》为题进行主题报告,他表示,器件规模巨大化、传统处理方法的局限性等困境一直是通讯行业发展的掣肘。而以模仿人类而形成的面向内容的通信,通过在微观数据和宏观语义之间搭建信息结构的中间层次,实现了数据量压缩5000倍的效果,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的新思路。运用其进行研发的蜂窝网络和概率图模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通信与智能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他预测,未来通信的新起点将产生于与智能科技交叉融合的领域,结构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以《人工智能6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进行深入阐述,他表示,从1956年至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螺旋进步的趋势,经历了诞生、产业化和爆发三个浪潮。在这期间,逻辑主义、连接主义相继盛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atv,以符号为基础的逻辑主义虽然沉寂了30年,但是作为人类高等智能的抽象,未来还不能完全消亡;注重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连接主义虽然大行其道,但如何解决小数据学习和创造性思维仍然挑战巨大;而注重自适应与进化的行为主义,也许更符合人类进化演进的路线,今后发展值得关注。未来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将成为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AI2.0的时代序幕已经开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在《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集成电路迎来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的发展时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大规模扩产。但中国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半导体产业国际并购中,中国只占12%。从自身出发到全球格局,中国IC产业都需要再定位。中国社会需要从“工业化和信息化”向“全面的信息化时代”转型。在后微电子时代的竞争下,我国如果在大规模复制的标准器件、数字模型、降低能耗等方面夺得先机,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国家电网公司王磊以《信息通信驱动智能电网创新发展》为题展开报告,他介绍,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国家电网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建成了一体化集团企业信息系统、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应用成果共享发表机制、国网云、公共服务云、物联网、企业级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等智能系统。未来国家电网将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新技术,使电网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协调控制,促进供需双向互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百度高级技术顾问秦伟俊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他介绍,百度经过18年数据积累,建立了完备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大规模计算、大应用四大支柱保障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百度独立开发的小度机器人在“最强大脑”节目中,从图像识别、声纹检测、跨年龄人脸识别等方面完胜人类。其技术还将继续应用到医学图像分析、OCR文字识别、视频分析等诸多领域。今后百度将加大力度投入智能技术,并把相关技术、硬件资源、技术资源向社会开放出来,并希望与各个高校、专家行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专题论坛一:人工智能从类人智能到智能新物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