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对于“广精之争”,我个人的观点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先精再广。因为在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推着你,迫着你扩大相关的广度,每一次精深过程中的瓶颈,都是扩大自身限制的机会。当然,如果你原本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青少年前就能领略世界各领域风光,那是一份祝福与恩典。 3.过更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回到大厂JD总结。用“职人”这个词来概括主要是个人比较欣赏日本的“职人精神”,而Self-motivated & Critical deadline就是职人精神的其中两点。与人沟通当然也是需要学习的,但基本上每个职业都需要有沟通能力,没点EQ,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啊~创意——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马上就有的,创意也是需要落地的,不落地的创意只能换一个词“天马行空”;而技能是可以深入习得的,看着这5个方面的技能(Iconography Typography Color Space Texture),会,已是不易;懂,就更难;精通更是难上加难。有同事也会问,那先从哪一个开始动手呢?我的回答是:看你的兴趣,有些人对字体着迷,有些对三维空间迷恋...而我,对色彩与视觉原理感兴趣。 在我之前一篇名为《设计师用色前需要这样思考》的文章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视觉原理图: 从上一篇至今,通过继续学习,我修改并扩展了这张图 1.修改了原Step1中的Colour 我本以为是神创造了色彩,但真实的情况是:物体自身发光,从而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到。这个观点是由中世纪阿拉伯学者阿尔哈曾(Ibn al-Haitham [约965~1040]),atv,后被称为“光学之父”提出的。所以神并没有创造色彩,而是创造了光。 2.在最前添加了一步Substance(物质) 由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得知物体自身发光的原理。在世界上,有自然物质也有人造物质,作为互联网视觉设计师,我们能控制的就是在黑色长方形盒子内的这些发光物质,设计其映射到眼中的物质,让其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并影响到人的感受与心理状态。 3.对Step4中的Eyes和Brain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眼睛只起到了成像的作用,而大脑会认知并处理这些影像。16世纪出生于现今德国的开普勒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天文学家。他为了观察星星而研究光,进而开始研究人类眼睛的构造。 眼睛的成像原理(上)。眼睛所看到的光通过角膜,再经过虹膜对光量进行调整之后进入眼球,然后晶状体将光线聚焦折射到视网膜上形成映像。虽然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映像上下左右与原物相反,但大脑会将方向修正过来,成为与现实世界一样的像。照相机的内部结构与此相同(下)。 现代科学认为“并不是眼睛在看,而是大脑具有通过眼睛认识事物的功能”,而这一理论是建立在16世纪法国笛卡尔(著名哲学家,同时研究光以及人类视觉的科学家)“对所见事物进行认知的人类的心灵与大脑”研究之上。 4.对Step6增加了说明 在Step6中补充了心理学对于人类认知的影响。我们看物体的时候,仅仅是在小小的视网膜上呈现物像,而并非是物体的实际大小与距离。这种认知上的落差,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好奇,并成为他们研究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视错觉都是由心理学家发现的原因之一。 不知看完本篇的设计师们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明了或开阔了一些,希望我的观点能有些帮助。对于“视觉设计师的未来?”这个问题,我也还在不断解答,望我们一同思考。 本文作者:Kana(点融黑帮),原本想成为艺术家,但从业7年的资深视觉设计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