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惊人的数字,绝对不是吓你:为了达成制造最好的吸尘器的目标,戴森先生大概一共做了5126种版本的吸尘器模型,才得到最终让自己满意的终极版本。 这款机器和市面上的吸尘器都有所不同,可以持续不断地保持吸力,而且不用吸尘袋。 换作一般人,大概还真的熬不下来,尤其是经历这么多次失败,所以后来戴森先生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都怎么熬过这些失败的?会不会被失败的挫折感淹没?” 大概戴森先生天生的性格就“皮糙肉厚”的,轻描淡写说了一句,“从成功那儿你学不到什么,只有从失败那里你才能学到东西。因为失败了,你才能知道,什么work,什么不work。而且人生嘛,本来就是一座用来解决问题的大山,我很享受这一点。” 拿着自己最终满意的吸尘器,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吸尘器拿给英国的电器商看,但这些电器商哪儿会对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新款吸尘器多看一眼,戴森就又把吸尘器授权给美国的Amway卖,结果却也很糟糕。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好决定自己生产,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就把自己家的房子给抵押出去,问银行借了90万美元。 吸尘器生产出来之后,他发邮件给经销商,最后收到了一个来自经销商的回复。戴森先生赶紧上这位经销商那儿,待了整整一天,看着经销商试用这台机器。 最后,这位经销商说,“确实是个有趣的吸尘器,但是我干嘛要把Hoover或者伊莱克斯的吸尘器从产品册子里挪出来,放你的产品?” 戴森毫不留情地怼回去,“你那产品册子也实在太无聊了。” 经销商说他的脸皮实在太厚了,但拗不过他的执着劲儿,就答应把戴森的吸尘器放到产品册子里。 △ Dyson英国总部研发 凭着经销商产品册子的介绍,戴森的吸尘器终于打入了两家小店。 销售吸尘器的时候,戴森先生总是从现在市面上吸尘器的缺点开始说起,希望听的人可以感同身受;在那之后,他才会像其他销售员那样,开始介绍自家的吸尘器是怎么工作的,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效果会更加出众。 不想当CEO的工程师还是一个好设计师 但是,直到1995年,戴森公司的产品才真正打入英国的主流市场。这还多亏了一位贵人:那一年,英国的外长来戴森的工厂参观,问起他们有什么困难,戴森先生说他们打不进英国最大的电器连锁店Comet,结果,好巧不巧,这位外长说,“哎哟!我老婆是这家公司的董事!” 第二天,戴森先生就接到了Comet采购部总监的电话,很顺利地,戴森的吸尘器摆上了Comet的柜台,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间成为英国最畅销的吸尘产品。 但戴森先生归根结底是一名设计师外加工程师,他其实不怎么享受做CEO。对他来说,运营公司变成一项巨大的工程;他也从来没想过成为一名真正的生意人。对戴森先生来说,享受设计才是他最热衷做的。 1996年,当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却既没有管财务的,也没有管产品的,戴森先生知道,他必须要找好的人才。说到找人才,戴森特别喜欢招募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2012年戴森公司招聘的200名工程师中,有一半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在他眼里,年轻人不会被工作经验所捆绑,还没有被洗脑过,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都有真实判断。年轻人也不会有什么包袱,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 所以戴森先生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跟自己同名的James Dyson基金会,用来鼓励那些有新创意的年轻人。 当然除了享受年轻人的新创意,处理人事也有反面:2001年的时候,戴森先生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砍掉在英国的500名员工的工作,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将大部分零件的生产都从英国转移到了马来西亚。 △ Dyson英国总部 还有产品研发上的现实考虑——养了公司这么多人,早就不是自己闷头把玩吸尘器模型的时期,必须要考虑什么样的产品是受市场欢迎的——戴森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款名为Contrarotator的洗衣机,这款洗衣机有两个滚筒,转速比一般的洗衣机也更快。只是很可惜,这款产品并不受人欢迎,让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洗衣机的项目就此停运。 项目停运显然不是戴森先生自己的决定,因为在情感上,他割舍不了这款洗衣机——其实每个戴森的产品,都跟他的孩子似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