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计划是三节课含金量最高的旗舰课程,也是目前唯一的线下课。致力于用3年时间,每年为互联网行业培养300名最优秀的产品&运营人才。 小米CEO 雷军在公司内部信中爆出小米手机2017年Q2销量达2316W,环比增长70%。自此小米手机又一次创造新高,并且一扫2016年到2017年Q1销量下跌的颓势。可以说这是小米触底反弹的一个标志。对于这样一件有代表性的事件,直播,我们不妨一起来围观一下,看看小米是如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触底反弹的。 一、 2016年销量暴跌 提及小米2017年度Q2销量的暴涨,多数人应该会想起小米2016年销量暴跌这一历史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2016年销量的暴跌就不会有2017年销量的暴涨。在分析暴涨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米自2011年以来的年销量趋势: 从图中其实可以看出,小米的增长到2015年就开始明显放缓,2016年甚至出现了暴跌,同比下跌近40%。对于暴跌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品牌形象大不如从前:从小米成立到2015年,小米一直是国内旗舰手机的领导者。但是从小米5到小米5S旗舰手机的发布,业界反响一直平平,再加上手机广告泛滥的事件,使得用户对于小米的好感度下降不少,甚至连米粉都大呼“小米你变了”。 供应链问题:2016年手机圈值得关注的事件主要为千元机涨价,这个主要是手机所用的内存模块和屏幕涨价导致的,从侧面上表明的这两种配件在2016年成了稀缺的配件,而这些稀缺配件主要供给出价高的OV厂商。 终端零售问题:过于依赖于线上,而线上销售大环境下趋于饱和。 性价比优势不在:笔者有一个评判性价比是否存在优势的标志,是还有多少人愿意从黄牛渠道加价200-500元买小米手机。从黄牛渠道加价200-500买小米手机的现象,在小米1、2、3、4代的时候非常普遍,这证明其实当时在市场上,在官方价的基础上加200-500元用户也是认可的。 而随着其他品牌的手机性价比越来越高,几乎和小米持平,这个时候消费者虽然买不到小米,但是多了其他选择,而不仅仅只局限于通过黄牛买小米。从小米5开始,黄牛市场逐渐萎缩,一直到小米5S,都极少出现黄牛倒卖小米手机的现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竞争对手崛起:一方面是线上互联网品牌手机的崛起,加上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当蛋糕的当量区域平稳时,这时候玩家增多,之前的老玩家分到的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线下市场被OV联盟蚕食几乎不剩,且反噬线上市场。有报道称小米线下销量占据总销量的30%左右,而做到每100米,就能看到一家OV店的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这个时候只需要出门左转就可以买到看上去还不错的手机,干嘛回归到原始人的样子去抢手机? 透过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小米2016年销售暴跌最本质的原因是小米本身可以带给用户的价值和其他品牌相比优势越来越小了,这时候的小米已经不是那个用户即使加价200-500元都愿意要的小米了。 此外,atv,导致2016年小米暴跌程度这么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应链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供应链个别配件短缺问题应该是所有互联网品牌都遇到的,为什么单单对小米的影响这么大? 其实对于乐视魅族等互联网品牌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由于体量不大,和小米的供应链要求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整体来看影响面不大。而对于荣耀品牌,由于本身性价比并不是其优势,所以和供应链有一定的议价空间,因此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OV因为自己的议价空间很大,可以给供应链企业的让利空间也比较大,所以供应链往OV这边倾斜,这种此消彼长的局面正好导致了小米暴跌、OV暴涨、荣耀稳健的局面。 二、2016年Q3~2017Q1的希望 我们知道拳击手要挥出一记重拳,首先需要把拳头收回来。小米在经历2016年上半年的暴跌后,想做到触底反弹,也是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收拳的动作。而小米后续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收拳”,也让我们看到了小米触底反弹的希望。 在开始阐述小米这段时间是如何“收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米整个生态的组成和各个部分的作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