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我们怎么看新零售。资本市场不是简单的追风口,他是要看效果的。你是技术提升效率,但是究竟是哪个行业在利用这个技术。所以从资本市场角度更多是看你真正利用这些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而不是简简单单说我们是想要利用这个方向。 第四个,理解新零售还是需要站在互联网企业的角度。实体企业或者传统企业去看新零售,大部分看的是执行,就是怎么改变成本效益结构,或者来客结构,让报表更好看。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新零售,但是核心是要看它要达到什么目的,互联网企业短期来说肯定不是帮助你多挣钱,短期是扩大生态圈,但是作为这个生态圈每一个棋子,他所要达到的就是双赢,我完善了你的生态,你完善了我的报表,否则这样是干不下去的。 主持人:为什么这些巨头开始注重线下了?哪些东西发生了转变?还有哪些因素是促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 安利英:一个可能是流量红利。我们其实做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的顾客触达率来讲,作为传统线下来讲我们原来都是觉得线上营销触达率会比较高。线下人和人是面对面的,即使你们看特别Low的小广告,那个触达率都是非常高。如果你在线下拦截跟客户有语言交流,那个比率就非常高。 第二点再谈一个所谓的体验。我觉得我自己的这种想法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的话,最主要是线下在跟顾客交互和体验上真的是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线上就是价格为驱动的,搜索引擎是第一位的,线下就是体验、颜值,这东西要长的漂亮,要有感觉,光照上去要有感觉,它的包装要非常有颜值,线上线下这两个特点我觉得还是蛮明显的。 奚亮:实际上零售来讲,我们回到最基本的还是获得流量和流量转化这两件事情,从为什么现在会有所谓的线上比较主动的在向线下区别走。 当然这个线上线下教我们这个过程,最终会是一个什么形态?我想可能最终大家不用纠结于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线上可能更代表着对技术的追求,技术的追求本身是对效率的追求。线下的零售就是体验,其实好的零售就是效率跟体验两方面。 王曦:其实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如果说在线,大家平时有多长时间在线,可能人群首先从打开电脑上网变成了手机端上网。 首先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人用手机端上网,咱们去看第一移动手机的数量,过去咱们就看移动手机制造商他们的出货量,他的增长速度,我们知道他已经趋于平衡了,或者增速没有那么快。 第二当我们的手机总数有了之后,每个人每天在自己的智能手机打开APP的数量,以前APP几十个,但是好像去年我又听到了一个新的统计数据,每天平均每个人在自己的手机上打开APP的数量少于10个。 第三个在每一个APP上停留的时间,每个人时间有限,我们每天就那么多时间挤地铁、中午吃饭或者下班的时候打开手机。所以我们就知道你总共花在这上面的人所花费的时间就趋于平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红利真的快要没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要想一个办法,从所谓的精细化运营的角度想一想办法。 主持人:新零售有哪些流派?他们有哪些打法?怎样通过自己的独门秘笈来获得自己的东西。 安利英:盒马肯定是大热。盒马是平台的打法,平台做上来,流量做上来,线上比例要达到50%左右,基本上自营的东西比较少,甚至包括食品类的东西,消费特别慢的都是交给运营商来做。 第二个就是永辉,永辉超级物种的叠加面比较快,总部和地区结合以非常快的速度既迭代又快速发展。 第三就是其他流派的打法,像美团已经开出来了,京东应该是两家店同时在做,网易严选也算,本来生活也开了。 其实新零售这个领域,领军的就那么几个,但是入局的人越来越多。 周羽:所谓新零售就是用技术体验效率。其实每一个业态都会有他们去建立新零售的这种打法。 第一个超市行业。新零售推广最快的为什么都是超市?就是因为新零售的本质还是零售,它是基于输出供应链效率去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中国的超市行业有供应链效率从来都是很高的,中国的超市行业是有供应链的,百货行业没有供应链,它并不做商品,百货业态本质是个二房东。新零售一定是最早在超市这个业态出亮点或者出效果,超市业态就干两个事情,第一个增加内容,增加生鲜的占比,增加餐饮品类的占比;第二个就是插上翅膀,不仅让实体店能卖,还可以在APP上卖,网上卖,到处都可以卖,到渠道触达消费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