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矛盾。这里,「对任务进行前期的规划和思考」,其实就是一种行动。它并不直接执行任务,开奖,但要求你将任务纳入考虑,为「发散思维」提供原材料,也让自己得以全面掌握任务的概况。这样,等到 deadline 临近时,才能够毫不犹豫,立刻动手。 如果你完全不去思考,只是等到最后一刻,才着手开工,连任务要怎么做都不清楚 —— 这就不是「积极拖延」,而是「消极拖延」了。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强调过很多次的「掌控感」。你一定要了解任务的不可控性,想办法去降低和减少这种不可控性,确保你是可以掌控它的。 这就是「积极拖延」最重要的前提。 三 到了这里,也许你已经松了一口气。你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拖延,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它也许在无意之中,为你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是,让我们再深入思考:「积极拖延」是不是万能的?是不是所有的任务,都能用「积极拖延」去对付? 显然不是。 积极拖延无法应对的,就是没有明确时间截止的任务。 举个例子:背单词,读书,写作,健身……有多少次,你写下这些计划,言之凿凿,也践行了两三次,但最后依然坚持不下去?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计划,没有时间压力。 你会在心里想着:就算不做好像也没关系嘛,明天再做好像也没事,反正又不会死人…… 那么,如何用「积极思维」的原理,应对这些没有明确期限的任务,避免自己无限期地将它们拖延下去? 1. 创造一个足够有诱惑力的前景 积极拖延的本质是什么呢? 对于被分配到的任务,人会有两种动力:外在驱动力和内在驱动力。Angela 和 Jin 认为,「积极拖延者」的特征是:具备很高的外在驱动力,但内在驱动力很低。 这导致他们不断地把事情搁置。随着时间推移,两者慢慢上升,直到超过警戒线时,他们才会去做。 相比之下,「消极拖延者」,则是外在驱动力和内在驱动力都很低。因此,他们拖延的目的是「不去做」。 即使最终不得不做,在缺乏足够驱动力的前提下,效果往往会不如「积极拖延者」。 所以,我们能够介入的,就是通过创造一个美好的前景,来强化内在驱动力,从而将「愿意去做」的信念提前。 为什么在项目立项的时候,都要开一个动员大会,并在会上向大家描绘未来图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描述未来的期望,提高士气,强化整个团队的内在驱动力,让每个人将目标调适到跟团队一致,从而能够齐心协力地为项目奋斗。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攒钱去旅行,可以把对于目的地的一切美好想象视觉化,把海报、照片、街景等打印出来,贴在房间里、手账上,时时翻阅,让这种美好期望,成为你去攒钱和开源的支撑。这就是一种通过强化内在驱动力,来迫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方法。 2. 找到令你兴奋的东西,将它们跟任务联结起来 我最常用的方法,是问题导向。亦即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尝试去解决它。 遇到缺乏动力的事情时,我会将它转化成问题,向自己提问。这样一来,我的行动就从「完成任务」,变成「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解决问题」,是人天生的兴奋点。意识到问题存在时的不稳定感,解决一个问题、将不确定变成确定的满足感,都会成为强有力的驱动力。 同样,如果工作涉及一些我不熟悉的领域,我就会对自己说,这是一个学习新领域、获取新知识的好机会。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请教别人,抑或是通过项目执行去做尝试和摸索,都能使我去了解和深入接触这个新领域。 这样一来,就能将不熟悉的工作、亦即「舒适区」之外的工作,转化成「学习」,从心态上降低阻力,提高内在驱动力。 3. 让计划触手可及,离你的目标再近一些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动力」和「阻力」的角力——当一件事情的动力超过了阻力,我们就会去做;反之,我们就倾向于不去做。 「动力」包括哪些呢?物质奖励,精神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感,对不良状态(比如挂科)的规避,对预期的乐观信念和强烈需求,诸如此类。 「阻力」包括什么?自己的体力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其他事情的即时反馈、感官愉悦,等等。 当阻力超过动力,我们就很容易裹足不前。这时,即使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也多半会事倍功半。 所以,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尽最大可能减少阻力,以期当我们的状态位于高点时,可以用最短的路径去进入状态。 简单来说,当你做好计划之后,想一想: 按照这个计划操作时,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步骤,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这其中,有哪些步骤可以提前准备好,哪些材料可以放在最顺手的地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