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对拖延的理解,基本都是负面的。尤其是将事情拖延到 deadline 前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尽管同样能搞定任务,但我们总会认为: 这种「临阵抱佛脚」是不对的,靠的主要是运气,如果一开始就着手去做的话,会好整以暇,做出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我们会觉得,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有自控力,能更快地将事情付诸行动。 但真的是这样吗? 组织心理学家 Adam Grant 在他的 TED 演讲「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中,提出一个观点: 那些优秀的「原创者」(比如画家,作者,电影人等),其实,大多数都是拖延症患者。 他把拖延症患者分成三类:零拖延者(总是立刻行动),中度拖延者(总是先把任务拖一阵子,再去行动),以及重度拖延者(拖到不得不做)。经过实验和观察,他的结论是:在许多领域,那些拔尖的佼佼者,往往不是零拖延者,而是中度拖延者。 为什么呢? 他认为,立刻行动的人,总是处于一种匆忙的状态中,他们的行动往往是欠缺思考的;重度拖延者则处于压力和焦虑之中,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表现。只有中度拖延者,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暇去检验他们的想法,找到更好的方向,从而做出更好的作品。 正如时间管理专家阿兰·拉金所说:你以为我在拖延,其实我是在思考。 这个观点,是有理论支撑的。 2005 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Angela Hsin Chun Chu 和麦吉尔大学教授 Jin Nam Choi,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传统对于拖延的认知,其实是片面的。拖延其实有两种,一种叫做「积极拖延」,另一种叫做「消极拖延」。只有「消极拖延」会对效率造成损害,「积极拖延」不但不会降低工作效率,反而是有利的。 他们认为:积极拖延者并不是真的在「拖延」,他们只是特别喜欢在压力之下工作。换言之,他们享受那种肾上腺素狂飙的感觉。当手头上的工作紧张、迫切、时效性强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会更加出色、专注,产生的正反馈和快感也会特别强烈。 因此,当手头上的任务不够紧迫时,他们去完成的动力就会非常低。他们会倾向于先去做别的事情,比如发呆啦,玩游戏啦,闲逛啦,哪怕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也要把任务拉到 deadline —— 只是因为他们喜欢那种「在 deadline 前赶工」的感觉。 我身边很多拖延症患者,其实都是这样。 无论手头上有多少事情,总要等到 deadline 前才开工。不是因为不愿意做,而是因为,一来,高度的压力会迫使他们更专注、更投入,他们得以摒弃平时容易分心和走神的状态,做出来的效果更好;二来,在相同的效果之下,这样耗费的时间更短,节省下的时间,就是赚到了。 对他们来说,拖到 deadline 再开工,有种长跑时跑过极点的感觉:虽然非常疲劳,但精神上却有着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拖延,本质上是大脑的一种天生缺陷:大脑本来就是喜欢安逸的,不喜欢消耗资源。那么,既然拖延无法避免,为何不与拖延和解? 只要自己能够将工作掌控在手中,能够保证不出篓子,适当的「积极拖延」,其实是有利的。这可以使我们发挥出比平时更好的能力,将结果推上更高的层级。 二 实际上,许多效能专家和企业高管,都论述过「积极拖延」对工作的正面影响。 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点。 1. 积极拖延,能帮你用「发散思维」,找到更好的想法 「发散思维」是《学习之道》(芭芭拉那本,不是乔希那本)中提到的一种思维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专注思维」。如果你全神贯注在眼前的事务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思考和执行,你用的就是「专注思维」。反之,如果你让大脑放空,让碎片化的思绪和念头在脑海里漂浮,经过,让它们自行组合,构造出一个个联系和模块,你用的就是「发散思维」。 很多时候,把一件事情做好,用专注思维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发散思维。 这是因为,专注思维,可以帮你理清事物的逻辑,帮你对事物进行剖析,关注细节,按照流程去执行。但是,它也同样会带来负面效果:将你局限在「现有」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中,束缚你的视野。 只有当你将思维放空,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个节点,找到它们之间新的联系,你才能发现之前所看不到的可能性。 如同 Adam 所举的例子:有位电影编剧看着她手上的剧本——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它都是一个老套的模式:故事的主角是个邪恶的女王,最后被争正义打败了。但这位编剧不满足于这个模式,她开始思考:能否有一些不同的东西?经过思考,她重写了故事大纲,把女王写成一个悲剧英雄。 于是,《冰雪奇缘》诞生了,一举拿下了12亿的票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