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普林的思考是多余的吗? 70岁的乔纳森·塔普林撰文批判美国谷歌、FB垄断,警告说,规模若再扩张,可能会面临分拆。 论调很能迎合这一周期的舆论面。几家公司都在遭受调查,谷歌在欧洲甚至面临巨额罚款。 分拆话题,美国上世纪很早就反复上演,at&t一案很典型。微软世纪前后也遭遇过多年诉讼。谷歌、甲骨文如此,三星在韩国如此,BAT在中国也偶尔引发零星言论。 有太多太多探讨。这里不复制历史争议,也非我擅长。只想说,塔普林完全沿用过往的思维路径,有些不合产业演进的趋势。而且,他的观点也有些杞人忧天。 跟传统的IT公司有很多不同,如今红得发紫的互联网巨头,业务虽然看似多元,但更像一个有机生态。反垄断动辄就分拆、切割的倾向,带来的损害,可能大过所谓垄断带来的恶果。 譬如说,你将谷歌广告业务跟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种种智能技术彻底切割开来,各自引入新的市场参与力量,那就是不让它活。这么一种生态是在源头形成的。同样,你将阿里与阿里妈妈或支付宝彻底切割,而不让它再度涉足广告与支付,那也是要淘系平台的命,基本上也是要整个阿里的命了。 过去,当支付宝股权争议时,马云曾发出支付宝可以给国家。如果真的给国家,阿里不参与、不使用,绝不可能有今日局面。 普通的业务面分拆根本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化解挑战的技术策略。但是,j2直播,提到反垄断动辄就建议分拆的言论,已是思维僵化,甚至也是一种冷漠的商业暴力了。它没有看到新的经济形态中,一个新型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价值。 本质上,它就是一种重构。 分拆话题让人反思的另一面则在于,如今的科技巨头,已经远不同于20年前的鼠标+水泥的形态,它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触达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有技术、平台的力量,更有实体对信息技术的自觉。这个不是单向的输出了。 而且,即使不分拆,如今的科技巨头尤其互联网巨头,也不可能无限扩充规模。过去崇尚500强,如今崇尚“500万”(收入较小但是群体庞大的中小企业)。互联网崇尚的是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的力量,借助平台沉淀下来的基础设施优势,它们的触达力越来越像是数量无限的毛细血管。 2004年以来,谷歌接连完成120多项收购,但是中间也做了许多减法。中国BAT也是并购密集。尤其阿里。 马云说,互联网无边界。这体现了技术与思想的穿透力。但是,任何互联网企业都有边界,不可能无限大下去。阿里现在5万多人,近4万亿GMV,未来即使达到它服务20亿人的目标,它的营收、直接的雇佣数量也未必扩张更大。 它是一个商业组织,不可能不考虑规模与获利。这里面还有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商业化能力、区域覆盖、生态体系、社会责任乃至政治风险的边界。 我不是否认垄断本身,而是说规模上,塔普林的担忧其实没那么严重。事实上,一个企业一旦大了,它博弈的对象,除了行业,就是政经面居多,与当局政策、跨国贸易中规则、区域国家与地区的贸易政策博弈的程度会加深。它的规模也会受到抑制。种种风险不用我们考量。 但塔普林的警告绝非多余。我认同科技公司变得庞大之后,也容易损害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 有些方面不是单纯市占与市场规模左右,后者有时并不比巨头站在自身立场总结、包装出来的商业理念,带来的危害更大。当然,我们也要看它是否通过市场地位左右价值,抑制竞争与创新力,损害同行、产业或一个社会的利益。 前几天,跟沪上知名女记者徐娘娘有过一次聊天,说到围绕BAT站队话题,我说遵循价值观与商业逻辑的站队不可怕,关键是一旦站队,基本上就无法再继续坚持独立开放的路径,只能沦为巨头一个业务单元甚至功能模块,无形中伤害了用户的选择权。 你看看那些过去本来具有开放平台精神的企业,被收购成了什么样子。表面上它们在一个大的体系里不用再愁生存,但猛虎成了温润的小猫。 我不觉得美团王兴批评马云是个事。过去几年,阿里多项收购案落实后,确实引发外界争议。王兴就算是有情绪的表达,至少也反映出阿里的意志,可能伤害美团的未来独立性。腾讯的诸多案例也是如此。 巨头们的面孔越来越像。过去多年,它们沉淀下强大的技术与种种基础设施,在上面,它们虽然不能说做啥就有啥,但布局起来,几乎无孔不入。里面确实有生态的价值,也有明显刻意对标对手、阻击、平衡、抑制竞争的用心。未必比得过你的优势,但我也得备上,随时平衡市场。这无形中就会左右市场价格了。而我们一眼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危害。 我并不认为纯粹的市占与平台营收规模就反映垄断危害,更在意它们背后基础设施的效能与商业诉求偏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