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这些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可以获得稳定而低成本的资金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用户授权之后,他们可以查询用户个人征信报告。相比于外界听说过却没见过的“大数据风控”和“机器学习”,征信至今还是最行之有效的风控手段。 在确定放款额度之后,银行会直接放款给平台,再由平台充值到用户的信用卡当中。而还款时,用户同样是通过这些平台来还款给真正的资金端。 除了模式和流程十分相似,这些涉足余额代偿业务的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上线之后迅速放量。其中,线下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如还呗,依靠母公司分众传媒的传播资源,迅速聚拢了一批用户。 根据此前分众传媒发布的《控股子公司为开展“还呗”业务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担保的公告》显示,还呗于2016年5月上线,而截至2017年4月末,贷款余额达到30亿元。 而其他平台如省呗、卡卡贷依靠纯线上的模式,前者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后者单月服务超过30万的用户并保持每月15%的增长,每月放款额达5亿。 可是在新金融这个行业里,我们见过太多规模增长迅速的业务模式,问题的关键在于,然后呢? 总结一下,余额代偿的商业逻辑成立起码需要几个要素:资金成本足够低(至少要低于信用卡分期利息)、风控能力强、业务链条长(BT业务本身利润薄需要挖掘用户延伸价值)。 从前述目前国内余额代偿的商业模式来看,显然,短期内这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好生意。 主流的现金贷业务,甚至大部分有场景的分期业务走的都是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路线,而余额代偿模式从最开始就把自己锁定在了低息的领域里,利润空间本身就很薄了,加上前期为了获客可能进一步降低利息,亏钱也并不稀奇。 这些平台明知道利润有限还愿意进入的原因在于,这个模式圈定了个人信贷业务中比较优质的群体——持卡人群。 “持卡用户有两个高频使用场景:支付和还款。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前者难以切入,后者相对容易。”一个VC朋友道出了余额代偿项目兴起的原因,大家都希望能快速圈定一个优质人群,积累用户和数据,然后挖掘它们的延伸价值。 延续我朋友的说法,从成本利润角度来看,一个商业模式要考虑获客成本、资金成本、坏账(风控)成本、运营成本。那么,就余额代偿来说,国外成熟的业务逻辑是: 前面低成本获客,后面(免息或低息期结束后)再获取利润。 具体来看,美国的银行及信用卡公司在开展BT Offer Promotion前,会对5年的客户行为进行建模,零息期内亏钱,但是利率恢复到循环利率后就开始赚钱,5年的客户价值净现值为远大于零的正数,整体是盈利的,同时拓展了新客户。 可是相对来说,国外的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以在信用卡体系内继续挖掘这些用户的价值,国内的这些创业公司的问题在于: 他们获客之后并没有延长业务链条去进一步挖掘的价值。 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来看,虽然一些余额代偿的产品也开始引入包括消费金融,甚至个人理财的产品,但这些平台的用户粘性不足,使用频率过低,效果似乎也并不明显。 再进一步考量,这个被视为价值最大的获客环节,真的积累到优质客户和数据了吗? 从业务逻辑来看,余额代偿注定不是一个高频的行为(高频使用余额代偿产品的用户往往风险较高)。那么,如果没有持续的行为发生,没有持续更新的信息,这些数据价值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顺延上述逻辑,余额代偿模式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首先,理想的客户应该是少卡人群(通常指拥有2张或以下信用卡的人);其次,这些人对于平台有一定的粘性;第三,这些用户在代偿业务以外还愿意使用平台提供的其他服务。 然而,上述条件中又存在些相悖的情况,比如,少卡人群真的会有高频次的余额代偿使用习惯吗?而高频的借贷使用者又真的会有理财需求吗?另外,在银行危机意识越来越强,愿意放低身段服务大众的今天,如果银行在体系内开始提供类似的服务,或者进一步降低分期成本,这些平台的生存空间有多大呢? 对于余额代偿模式,我一直持保留意见,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更新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交流。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你我都该珍惜原创的价值,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馨金融、微信号Xinfinance及作者。 联系我们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让我快乐」是真是假? 来「虎Cares职场物欲清单」里找找办法 请关注请爱护,跟茶水间主任一起得闲饮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