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每个手艺人只要有 1000 个铁杆粉丝,就能养活自己。」咳咳,这让我最近懒于更新公众号的行径,提供了心安理得的理论基础。我不需要成为一个流量写手,动辄以「10万+」席卷朋友圈,这不是我的追求,也不是我心中真正的写作。 圈层这件事体现在互联网产品里,将直接影响产品气质。这从冷启动阶段就开始发酵。做了那么多年 to C 互联网产品,我愈发笃信「但凡允许自发演化的产品形态(尤其 UGC),在未经打理的情况下,定然符合墨菲定理,即一定会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BTW,我是人性「性恶论」的支持者)。 例如,上周末与某从事互联网教育的集团公司交流,下属某条新产品线将开拓「职场社交」(求职者与职业导师建立匹配)的业务方向。在产品负责人没有给出令我信服的运营方案(这明显是一个重运营的项目)下,我直接提出了此类产品令人悲观的演化路径: 可以想见作为一个面向职场的匹配型产品(或者说,「双边市场」模型),它的需求端一定多是对职场发展最有需求的年轻小白——毕业不久或仍在校,对职场充满憧憬却又迷茫,高价值内容贡献能力弱,容易被时评煽动被鸡汤感动——这些人价值较低; 它的供应端则很可能是职场上处于中游的人士——马云李彦宏这样的商业领袖自然不可能进驻,吴恩达李叫兽这样的职场偶像也显然缺乏自降身价的分享意愿,只有处于上升期的人才希望借此平台获得曝光——他们的目的非名即利,atv,于是各种自我标榜吹嘘、搭售产品的行为都会陆续跟上,降低平台上供应端内容的纯度和价值。 于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了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贩卖信息不对等继而赚取崇拜的平台。大家各取所需,自得其乐,但始终是中低圈层的自 high。平台价值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从低端向高端拓展的前程阴云密布。 既想让不同圈层的人建立连接,又试图维持这种关系黏性,前者简单,后者困难,不通过强运营来划分圈层或是建立某种「机制性搭讪」的 feature 是根本做不起来的。 再加上在中国做社交本来就面临着企鹅巨人的碾压。所以你想,为什么 LinkedIn 在国内的「赤兔」成了前车之鉴,死活做不起来。 * 本文系增长黑客GH(ID:growthhackerbook)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XDash。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推荐关注(ID:iheima) —— 黑马六月好文 ——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