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概念,学到之后,它们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机制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遇到障碍,如何获得反馈?如何知道自己用得对不对? 对不起,这些不在服务范围内。 其实,大量的所谓「概念」,都是被包装出来,易于传播的名词罢了。真正需要去思考、去掌握的,是它们背后的共性,也即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原理」。 优秀的人才,都是举一反三,一窍通而百窍晓。如果没有往深处扎根,去真正思考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学会再多的概念,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只是「知道」,但并不具备「知识」。 「能指」&「所指」 高中的时候,我热衷于读各种科普文章,读完了整套整套的物理科普书。后来上了大学,有一次,跟一位学结构的朋友聊天,谈到某个物理名词,我立刻说:喔,我知道啊。 朋友很惊诧(后来我才知道,这在他们专业里面,是非常难的内容),开奖,问我:你什么时候学的?怎么这么厉害?我这边有道题,你能帮我看看吗? 我连忙回应:啊,我只是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可不会做题。 朋友说的下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他说:哦,所以你只是 figure out,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嘛。 这句话令我思考了很久。 读了那么多科普书,我除了知道这些概念的含义之外,对于它们,我真正了解些什么呢? 用索绪尔的话来说,我只是知道「能指」,但并不知道「所指」。 那么,它们对我的意义又在哪里?我又从何得知它们是正确的?我如何将它们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所以,后来学心理学的时候,就自己啃了原版的教材和论文。比起畅销书,阅读的难度大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但只有亲眼去看到这些知识,被产出、修改、完善的过程,才能真正对它们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同样,对于实践技能来说,没有真正去实践过,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指导和反馈,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是无法真正说自己「学到东西」的。 这也是目前知识经济市场最大的缺陷。 能够给予不断演练、互动、反馈、实操和指导的产品,凤毛麟角。 收集,储存和内化 但凡对学习和认知心理学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做中学」,是多么重要。 甚至,只是做测验,即使做错了,也能有效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我自己在讲课中,也有这种体会:很多时候,单向的传播,其实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听众能问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打开我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强化所讲的内容。效果会好很多。 这是课程产品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受众的问题。 许多人缺乏这个意识。他们认为,学习就是不断获取新鲜事物的刺激,不断地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受众角度的「流量思维」,一种认为自己获取更多的「信息流量」,就能拥有更多知识的「流量思维」。 但是,这并不是学习,而是在满足「学习的焦虑」。 信息并不等于知识。信息要转化为知识,起码需要经过三个步骤:收集,储存和内化。 大多数课程和受众,其实只处于第一个步骤。很多听过的内容,如果不经过思考,整理,应用,反馈,过几天就会抛诸脑后,更别说真正去理解和应用了。 这就像「资料囤积症」一样。买了大量的书,下了大量的资料,但却一页都没有翻过。仅仅是把它们摆在那里,用来让自己感到充实,提供一种心理安慰。 很多人购买知识产品,其实,也是一样的。 本质上,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不断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加进新的东西。不经历这个步骤,是无从谈论「学习」的。 只有把知识锲入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用它来指导实践,实现内化,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那么,对于想钻研某个领域的人来说,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学到东西呢? 这三点,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三点参考 1. 找到一位教练 不要迷信「超强阵容」「大咖云集」。记住,多,就意味着「不够精」。任何时候,我们需要的,都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找到一位你足够信任、足够优秀的前辈,跟着他走,向他学习、讨教、模仿,效果远远大于听100位导师给你讲一节课。 一个优秀的教练,他会有一整套自己的体系,他的行为,思维,言论,观点,都是源于自己的体系,并且形成一个自洽的闭环逻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