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11:55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用输出倒逼输入,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前阵子和朋友聊天,得到一个共识:知识经济市场,即将面临一个「拐点」。下半年,会有一波洗牌,大量的课程和平台将会慢慢衰落。 我很赞同。因为不久之前,我自己才发过朋友圈,感慨道: 课程太多,学员都不够用了。 这很有意思,也很无奈。 为什么会这样呢? 1.流量思维因为许多做知识经济的导师和平台,其实秉承的,都是流量思维。 什么是流量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追求「多」:制作更多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获取更多的营收。 然后呢?继续做新的内容,做推广,吸引粉丝,获取更多的转化和购买。 就像割韭菜一样,隔了一茬,再长一茬。 市场这么大,光是赚第一波用户的钱,就足以养活一个平台了。 至于粘性、复购、口碑、评价……这些因素,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只要质量有保障,就是有价值的。 但是流量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质量。 2.「多」往往意味着不够好 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绝大多数时候,多,往往就意味着「不够好」。 为什么呢? 非常简单,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永远是需要极高成本的。那么,对很多人来说,与其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制作真正优质的内容,不如把精力放在包装上 —— 反正绝大多数用户都是首次购买,他们接触到的,无非是包装而已。 这就是碎片化时代的一大恶果:易于触及,易于收集,易于传播的东西,必然注定了它是欠缺深度的。 许多文章,喜欢用「30种XXXX的技巧」「40个XXXX的方法」「50种XXXX的应用」这种模式来起标题,往往效果都特别好。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讲了这么多知识点,一篇顶十篇,好顶赞,果断收藏了! 但是读得多了,你会发现,这样的文章,讲的往往是大同小异的东西,并且,相当之肤浅。 我听过一些写作课程,讲的是什么呢?取标题的若干个套路(所有文案入门书的基础内容),不同平台需求什么样的文章(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吗?),如何调动受众情绪(不累吗?),诸如此类。 而如何真正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何给受众提供价值,如何遣词用字、安排结构,如何深入浅出,传达尽可能多的内容 —— 一律欠奉。因为这些没法立刻让人听懂,更没法让人觉得「哇,好棒,真厉害。」 还有一些新媒体运营课程,讲的内容,基本也是入行3个月,就能够学到的东西。 但问题是,收听的大多数是业余人士,他们不具备相关知识,去判断这些内容的价值,因为他们都处于「认知盲区」之中。 一方面,越深入的内容,篇幅就会越长。同样的时长里,能塞进去的「新东西」,就会变得更少;另一方面,讲得越复杂,对于读者来说,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脑力成本就会越高,愿意看完和传播的人也就会更少。 再者,大众的需求往往都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教程,只讲一个知识点,那么,就只能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它就不具备任何价值和传播性。 所以,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受众,大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把话说得更浅显,把选题定得更大众化,把内容包装得更吸引人。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传播。 这就是这个市场的现状。 「知道」&「知识」 现在,几乎每个平台都在做课程,都在邀请大量的讲师。 但讲的东西呢?要么大同小异,都是行业基础入门款;要么,都是网上能免费找到的内容,只要你善用 Google,其实都可以获得。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东西,很少很少。 最简单快捷的做法是什么?就是用简短的篇幅,介绍大量的「概念」,不断地给予受众新鲜刺激,让受众始终沉浸在一种「获得新知识」的喜悦之中。 这样,受众喜欢,因为简单、不费脑,易于接受,又有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讲师也喜欢,因为出货快,半天就能搞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