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能够认清发展形势,战略领先。可落不了地的原因是因为数据非常重要,但首先要拥有数据或者能够获得数据,才能有好的应用。亚马逊也好,阿里也好,腾讯也好,数据是其核心资产。即使我没有IBM 那样的分析能力,但我也不想把数据拿出来放到你IBM的服务器里,所以从一开始IBM就有点忽略了这个重要前提。 简书网友@KarenNg: 个人认为IBM的最大问题是商业模式在多年前转型并没有成功,反而因为吃老本丢失了自己根基。本质上IBM起家就是一家technology first(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那时候它拥有小型机和大型机的全部技术,风头一时无两。但是在X86开始崛起的十年间,IBM在受到X86 众OEM厂商(DELL, HP等)围攻时,并没有丝毫的危机感,因为市场够大,我有我在高端玩,你们有你们在中低端吧。IBM就是这样既握着大小型机的所有技术,又加入到X86阵营和大家一起玩X86的开源,同时还加入咨询……好风光。 @聪明熊猫: 说的很中肯,20+个季度营收都是下行。作为百年企业,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新奇的想法可以冒出来,但是身体机能却跟不上。每两三年就改变组织架构,就像换了一个新部件,原装的变成人造的。每一个细胞都想身体好起来,但是然并卵。 @赵振康 : 其实现在的市场更适合郭士纳之前的IBM,真是风水轮流转。在技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今天,靠销售和市场驱动的公司无法取得成功。 钛媒体读者@pwXYM7: 走出舒适区是很难的,传统业务优势太大,成为新业务的制肘。IBM目前云计算市场落后,Intel错失移动互联网,Microsoft折戟手机市场,都是出于这个原因。眼界决定未来,自信过了是自负。 雪友@Spark_Lin 目前IBM主要问题是企业文化太官僚化,管理层老龄化,员工远程办公, 部门之间资源封闭。IBM高管老龄化严重,需要时间和裁员让美国1946~1964婴儿潮的员工离开。在郭士納年代这部分人被培训为优秀的咨询人员,随之被转入中高管。主流高管没有工程师文化,则改革执行力低,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的人才难以得到重视。 制度为何是无法避开的怪圈 IBM CEO罗睿兰 对于“起大早赶晚集”,不仅是公司内还是业界的旁观者,似乎都有这样的共识。那么再向云计算转型的过程中,IBM近五年来是否如很多真知灼见者所说,在内部管理和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转身”的严重滞后? 在第二篇文章《高速路上换引擎 押宝“认知”的IBM胜算几何?》中,懂懂笔记在和多年前担任IBM咨询顾问的H交流时,他描述了当时公司内部不同部门面对业务、销售、客户时的状况。 十几年前给客户做咨询,只要在观念上先把客户搞定,然后提交解决方案,让客户确认采购哪些产品和服务,方案提交后只要通过,就全部OK。”对于IT咨询部门来说,方案下来,自己只赚取该拿的那一部分。其余如系统集成,软硬件搭建都交给兄弟部门甚至是ISV或者SAP、Oracle。 作为咨询顾问,“这种大单往往都是千万级,你当时如果说让兄弟们先卖云服务,教会客户怎么去在网页里点选虚机和带宽,KPI谁来背?” H指出,atv,包括软件事业部的销售也面临同样问题,虽然中间件或者数据库没有咨询服务签的单子大(软件部门营收整体占比仅28%),但是软件产品的毛利很高(贡献了IBM整体55%的毛利),让他们去向行业用户推销云,确实难以实现。“何况,开奖,每个人、每个部门(包括事业部老大)背后还都有KPI顶着呢!” 对于各个部门的销售和主管来说,KPI都是一把利剑,面对行业大客户时,是销售一揽子解决方案(大单),直接完成销售业绩;还是耐心说服客户,帮助他通过以租代买的形式购买云服务,而且每月只要交付一定的服务费用。答案不言而喻。 的确,原有的优势是收入,是成绩,是考核KPI的唯一标准。多部门协同有困难,是卖优势产品还是销售云服务,结果显而易见。对于曾经的IBMer来说,由上至下全球统一步调销售“云服务”,是一个难题。 简书网友@KarenNg: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