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网于 2016 年 12 月整理的中国企业核心 AI 人才图谱中,218 位人工智能华人高管里,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占 85%,硕士都排不上号。 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郑明还是那些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 HR 都提到,他们一般会定点蹲守一些自己中意的实验室或公司,一旦这些地方人员有异动,就立刻行动准备挖人。 「(公司)不存在太多的选择,有的公司点名道姓的说只招百度出来的人,或者是只招微软亚研的人。」郑明说,「一旦一个这样的人想要从原本的环境里出来,就会收到很多 offer,薪资对他们来说反倒是选择的次要标准了,因为所有公司给的薪酬都很高。」 这样的紧缺,也造就了绝对卖方市场。 在郑明提供的一份内部参考文件中,透露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概薪资:职位最低的工程师年薪在 30~50 万,商业公司中的研究员则在 50~100 万之间,项目主管或 CTO 则大多会在年薪 80 万以上上不封顶,普遍在 150 万左右。 大公司里的高级职位薪酬会比创业公司更高一些,而基础职位的薪资,创业公司比大公司更高。 一家普通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如果想从微软亚研、百度、三星这样的公司挖人,需要拿着他们在原有企业里的职级表按上调二、三级的薪资挖——一家传统招聘网站,甚至曾研究 1300 万人民币年薪挖一个 CTO,过来研发智能人岗匹配的下一代招聘产品。 自然语言、图像、深度学习和自动驾驶等不同领域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大。 「在这个领域里即便是级别低一些的人,也是在学术界有过多年研究的。他们的薪酬往往与学术成果挂钩。就算他们中的一些人之前并没有在企业中有过对应的职业经历,但过去在学术机构中积累的经验和年限被直接对应到了他们现在进入的职场中。当你去实际看这些人(博士或硕士)的年龄,其实也差不多就是互联网公司里中高层的那个水平。所以百万年薪,在这个行业里不算很高了。」 郑明对此见怪不怪,但这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毕竟,在以商业为导向的企业中,能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才应该是薪酬的唯一标准,与学术圈的论资排辈有着巨大的区别。而决定这种薪资制度的并非是因为企业家「不看重科研」,而是现代企业必须以盈利作为主要目的。 换句话说,一个千万年薪的团队,能否为公司创造出过亿的利润,才是它是否真的价值千万的唯一衡量标准。 然而,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奇货可居」的价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工智能公司本身真正创造的价值,却少的可怜。 三种人和三种公司 「做人工智能的这些学术派们并没有太大的野心,」猎头郑明说。 这些人从原本的机构或商业研究院的象牙塔走入「凡间」,无论是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公司也好,目的基本上是三个: 「一是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研究,确实想赚一点钱。二是希望能够在商业环境中拿到更好的数据,验证自己的模型和算法,在学术领域再创新高。第三种,也是最少的一类人,是真心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转化成一个产品的。」 学术、大公司、创业、被收购,然后重回学术,是大多数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大牛名利双收的「职业路径」。 其中的每一步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考量:如果一个新的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薪资,或更好的数据其中任何一个,那么现有的环境是很难挽留他们的。在郑明看来这不叫没有情怀,叫直率。 在筛选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的时候除了薪资,大牛们往往会思考这些问题:「这个公司已有的人工智能人才是否和我在同一个等级上」、「这家公司所涉及的业务是否对我所研究的课题有帮助」、「从这家公司离开后是否能为我回学术圈或创业带来优势」。 对于人工智能人才择业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来到一家对自己的学术进展毫无帮助的公司。 胡进是业内的一位深度学习专家,开奖,在离开原本的大公司研究院后,被一家国内顶尖的汽车媒体聘用。入职之后,胡进发现这家公司的用户数据尽管巨大,但收集维度仅限于用户在汽车领域的消费和浏览偏好,且受限与公司产品形态不容易拓宽。而公司的产品库主要又是游戏和金融产品,数据与推荐品之间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对学术的帮助也收效甚微。若在此恋战,则有可能断绝回到学术圈的道路。 入职六个月,胡进火速离职。 这也是包括百度和 Google 在内的许多大公司都留不住人工智能人才的原因: 对于有学术抱负的人来说,商业公司只是暂时的落脚点。拿到数据突破学术瓶颈之后,依然要回到学术圈; 对在学术圈「穷怕了」,奔着赚钱的人来说,如果独立创业后可以以更高的估值被收购回去,那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