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表示通过关注这些数据,硅谷的Facebook员工知道他们研发的产品是否与全球的特定群体产生共鸣。(他的样例用户:印度旁遮普农村的一名农户,第一次使用互联网,包括Facebook。)舒尔茨说:“硅谷有一种观点,数据能够帮助你优化指标或者用户。现在的Facebook称得上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公司。作为Facebook的分析负责人,我认为这种观念在根本上存在缺陷。数据能够让你感同身受或者说移情作用,这才是核心所在。” 移动平台带动增长 在增长团队不断前进的同时,移动计算时代悄然拉开帷幕。这场变革对增长团队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奥利文说:“我们意识到很多Facebook用户与我们不同。我们使用的是4G上网的高端安卓或者iPhone手机。而他们使用的是非常低端的设备,信号很差。在这些设备上,我们的产品不能很好地运行。” Facebook Lite拥有2亿用户,对手机配置和网络要求较低。 2011年,增长团队鼓励Facebook收购的Snaptu(以色列的一家创业公司)研发简装版Facebook,可以在基本的“功能机”上运行。这项技术——既不需要高端智能手机,也不需要高速数据网络——最终演变成Facebook Lite。 Lite是对硬件要求最低的Facebook版本,同时也是Facebook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月,扎克伯格称Facebook在越南、孟加拉和尼日利亚等国的用户达到2亿。 开拓新兴市场这一挑战并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让更多人投入Facebook怀抱是一项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挑战。过去,Facebook的新用户通常是电脑用户,成长于台式机时代。 现在,新用户更有可能在手机上使用Facebook,而且可能刚刚用上互联网。这对设计决策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挑战,从最初的注册步骤到登录,再到其他方面的服务。Facebook的老兵们从未停止过思考。 2011年加盟Facebook的设计负责人卢克·伍兹(Luke Woods)表示:“我们有电邮帐户。我们知道帐户是什么。我们的Wi-Fi概念模型是,你可以在某些地区上网,但某些地区不可以。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们发现必须认真反思大量类似的基本核心假设。” 设计负责人卢克·伍兹(Luke Woods) 如果你正在看这篇文章,你还记得在PC时代注册Facebook的情形吗?估计你已经忘记具体的体验细节,也不会意识到新用户在2017年获得的体验与当时的你有哪些差异。Facebook在持续简化登录流程。 主屏幕一度使用实用的蓝墙,现在则主打人们分享东西的图片,传递Facebook的目标。它用更直截了当的“创建新的Facebook帐户”取代“签约加入Facebook”,同时增加了“忘记密码?”链接,在用户出现密码输入错误时使用。 左侧为2011年的Facebook安卓版注册界面;中间为当前的界面,语言更为简练,拥有更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右侧为帐户切换界面,便于多个用户共享一部手机。 此外,Facebook还抛弃了对手机的另一个假设——它们始终是私人设备。在某些Facebook服务增长最为快速的市场,多人共用一部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就像一个美国家庭共用一台PC一样。为此,Facebook推出了帐户切换功能,让两个或者更多人共享一个Facebook应用,无需手动登录或退出。 除了重视PC到移动设备的过渡,Facebook对其它重大变革同样非常重视。作为一家企业,Facebook也在豪赌虚拟现实技术,但当前的重点是,平台从PC到移动设备的转变仍处于进行时,而不是一项已经完成的任务。 伍兹表示:“我认为很多人的步子迈得太快,认为移动设备已经成为过去,或者开始预测未来的产品会是怎样。现在,还有很多人的网络初体验是在手机上。” 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Facebook的“安全确认”功能虽是增长团队努力的结晶,但却是一项“计划外”功能。2011年,Facebook向日本派出了一支团队,研究日本的消费者需求。日本人的手机都是独特的本土品牌。 奥利文说:“一周后爆发福岛海啸灾难,我们必须疏散我们的工程师。当时的情况就像一群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东京迷路一样。我们将他们撤离到日本南部。他们最后撤到福冈,呆在当地的一家酒店。” 当前的“安全确认”功能不仅能让用户标记自己是安全的,同时还能提供上下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