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说美团和携程在酒店客房预订业务上的差异,目前情况是两家都有流量和用户,但是美团更年轻化,都有人在线预订酒店客房,但是向酒店收取的佣金比例却不太一样。那么我们认为携程要更RMB-centric(以人民币为中心)一点,所以他的搜索结果里面自动推荐给用户的酒店往往是高佣金比例的酒店,美团点评在这方面显得很克制,甚至经常为了提高间夜数而做些活动来补贴用户,换句话说在这个业务上美团更Customer-centric(以客户为中心)一点。 从目标达成这件事来说,双方都没做错什么,因为携程的目标是利润,美团当下的目标是间夜量和份额。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兴在财经记者的采访中才自信的说再过2年,估计他们的间夜量会超过携程,艺龙和去哪儿三者之和。我自己也是相信的,因为如果这个生活消费平台始终坚持“利他”,那么自然它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前提是它需要在利他模式下继续活着。 一级市场的理想主义和二级市场的现实主义差异 在讨论王兴和梁建章的不同观点时,我们必须记得,携程是一个二级市场的公众公司,他的所有财务数据和部分核心运营数据是必须公开的,而它必须强调自己的利润增长来让投资者欢呼。所以你发现近期携程在出季度报告时候并不喜欢说自己的酒店客房间夜数, 而反过来看美团,因为它并没有IPO,还是在一级市场私募基金投资下的企业,只需要告诉大家我的市场份额在持续攀升就好了。 以当年的去哪儿为榜样,反正投资机构里面确实有大把投资人认可这种GMV增长,因为这种增速会成为一种势能,逐渐威胁到现有垄断者的生命线。所以结论是,以什么为核心往往和公司阶段紧密相关。王兴在一级市场,可以继续选择性的坚持Customer-centric和实现最大间夜量这个“理想”,而携程却无心为了那些80-200的中低酒店间夜量和美团消耗,于是派出去哪儿守住边界,而自己则继续在中高星酒店身上持续赚高额佣金(10%~25%)。 关于业务边界的认知,我认为梁建章和王兴是一个意思 王兴认为需要建立自己的恒星,让多个行星围绕守护,共建生态体系;James(梁建章)认为买的点评和模仿饿了么等都是不专注的多元化,而伟大企业一定要专业化,再国际化,例如华为。 以我有限的知识,其实携程的发展正是围绕机票和酒店的核心衍生出的大旅游大出行生态,做旅游业务,泛地接业务(WIFI租赁,租车,签证等)都是因为大量用户始终在用它订机票和订酒店;包括携程后来做商旅业务,服务大量公司做TMC(travel management company),和AMEX/BCD/CWT等公司竞争其实也是因为自己的机票和酒店资源的预订通道是完整的,再顺手去做的事情。而今天鼓励全公司同事学英文,鼓励员工离职成为境外目的地的地接服务商,高呼国际化其实是因为境内业务瓶颈过于明显,不得不走向国际化,否则难以支撑其百亿美金的估值。 而美团的业务发展历史,我觉得王兴是因为团购阶段发展出2张牌,吃(美食)和住(酒店)。所以当他把猫眼电影卖掉后就提出美团的使命是help people eat better and live better。在吃这个地方,美团本来做的是到店吃,后来发现人越来越懒,外卖市场也很刚需,就把这块也做起来。所以你说他不专注吗?其实也很专注,就是让你无论在家吃还是到店吃都要用美团/点评,吃完后情侣们选个酒店休息下也是场景的自然延伸。 再后来当他融了大把的钱后,对餐厅商户的认知到了另外一个高度,于是提出下半场概念,要改造餐厅商户们的信息化,做餐厅行业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工程。建设另外一个战场的石基软件,把数据和连接做到产业纵深环节,最终也许是希望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现选餐厅,智能推荐菜品,选择到店还是在家等,到店模式下可以选座位(美味不用等在做这事),某些时段或者商户预订就需要付款,然后到店完成消费顺带点评一下获得优惠券。 而部分商户的未来可能就不需要思考去买什么食材做什么菜才能吸引消费者,仅需要根据美团的订单做些加工,因为食材早就通过美菜网JIT(just in time)送到店里来了。餐厅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服务那些上门的客户,连收银都不需要了。这其实会彻底颠覆掉餐饮管理公司这个行业,美团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