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的哥大演讲以及几篇后续媒体采访中都有表示,其实AI对于人类来说,最直接的是取代了不少繁碎重复性的工作,让我们去挖掘人类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这一点引起了美国东部地区媒体的共鸣。 可能这未必代表我的观点一定是对的,但从《纽约客》、《纽约时报》等媒体来看,他们可能也更倾向于人文关怀一些。 在美东和部分媒体资深编辑的深度对话中,几家都非常直接了当地想要谈论AI对于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未来人类的发展。 比如人工智能可能进一步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虽然大部分人认为利用AI赚钱的公司应该被征税,然后通过再分配,利用社会福利,补助给穷人或因为AI造成失业的人。但这种“社会福利”方式背后可能存在漏洞,原因是这种社会福利的前提是假设拥有一个大政府,能够做到这样的均摊。 并且实际面临的问题是,世界上不只有一个政府,而且未来20年世界会统一成一个政府也不太现实,加之当前英国脱欧、美国代表反全球化的特朗普上台等,进一步让这种国际均摊的可能性变低。 所以如果话题依次延伸,那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中美两国在AI发展的基础上,成为两大国家,然后中国和美国国内各自施行均摊。 毕竟这两个国家经济、人口和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可以自己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别的不能施行这种政策的国家怎么办?非洲或其他落后地区又怎么办? 于是这个话题几乎可能的唯一可想象的解决方案,就是其他国家依赖中国或美国,未来世界就可能成为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两大超级强国的状况——过去的动态平衡格局也会打破。这也是人工智能可能引起的全球层面改变之一。 当然,即便已经有媒体关注到这么长远的未来,也不代表所有人对格局都这么看,甚至令人有些意外的是,美国的舆论认知看起来还在表现出对中国看法的“两极化”。 比如我在去美国之前,接受了《Information》的采访(刊发标题为 China’s Kai-Fu Lee on Why the U.S. Could Fall Behind in AI ),谈到了美国可能会在AI时代落后于中国的观点,于是就遭来不少批评——说这个人整天就说中国厉害,但中国又有什么可能超越美国,毕竟都是 copy to China ——这种过时的观点仍旧存在。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支持者也不少,说中国特别强,比如Mary Meeker(互联网女皇)、Reid Hoffman(领英创始人)等,都认为中国会很强大。 所以对于中国的看法,两极分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这在中国也存在,比如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在AI时代能够弯道超车,有些人则表示绝无可能。 然而如果一分为二去看的话,除了承认美国在学术等方面确实领先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和执行效率,而且中国的政治体系,可能对一些新技术的变革会有更快速地推动。 所以中国在AI时代赶超美国是否会成真? 严谨来说,还无法给出肯定或否定答案,但我觉得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历史机遇。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我就谈过,如特朗普削减科研经费等举措,就可能不太利好美国科技的长远发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外,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国签证政策的变化,也在导致不少人才外流,因为很多留学生留不下来,最后只能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 之所以认为这对中国是机遇,是因为我认为美国最具竞争力的地方,在于大学和科研制度。我在十多年前还写过一篇题为《美国大学启示录》的文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而现在,新政府主动削弱了美国领先优势的基础,而此前美国为此努力了70、80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会是一个长尾的影响。削减科研经费只是开始,逐渐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去美国,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信你看当前美国的精英群体,不少都是先通过留学进入美国的,虽然毕业也会回归祖国一批,但还是会有人留下来,中国的、印度的、韩国的,都在美国留下了一大批精英。 所以美国的科研技术领先优势,基本就是靠这个实现的良性循环,那如果现在它不再良性循环,“喂”更多资源支持进去,就可能会落后。 另外,特朗普相对应的措施是把一大堆工厂搬回美国,这其实意义有限,因为不可持续。更何况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风起云涌,兴建工厂或许立即创造了蓝领就业机会,但下一波自动化的浪潮已经近在眼前。 恰逢高考后选择志愿,可以顺便谈下我对未来人才结构的看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