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一定是在某种特定场景下触发的。比如说:上厕所没带纸,纸是刚需。但是上完厕所就没这个刚需了。另外一个角度,在品牌给新手进行价值传输时如果好好下功夫,做到用户想实现某一需求时,就想到你,j2直播,TA也不会提出什么不切实际的需求了。 二、什么样的需求应该被满足? 既然用户的表象需求如此不靠谱,所以需要企业自己去分析并摘取出真正要被满足的需求。而一个需求要被满足,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是优质客户/大多数客户的需求。需求是否高频?紧急?刚性? 这个需求是否在产品的核心价值路径上? 市场上和竞争对手对于这个需求的反馈是怎么样的?如果大家都在做,那么我们如果不做?顾虑是什么?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 ROI(投入产出比)如何?我的回报是不是足以支撑我去满足这项需求? 我的团队能力是否能够完成这个需求?如果能力有所不济,为什么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用户学习成本如何?如果用户为了获得这项服务需要经历很长的流程路径,客户的整体体验有可能还不如之前的。 @MR.老吴 产品价值就是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其它的需求都是衍生出来的。 举个例子: 买房。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买房是刚需,然后衍生的需求:价格、学位房、位置、面积、布局。 又例如,买药。买到药了,基本是满意的,如果没买到,那我对这个药店是不满意的;如果买药的同时提供了其他服务那么满意度是上涨的,比如他告诉我去哪可以买到药。或者告诉我另外有个药可以替代,而且比这个药还要好呢?那就是额外的体验升级。 @corrine 首先是给反馈的用户分级,挑选出对我们而言的优质用户,优先看他们的需求。 其次是对需求进行分级,选择优质用户中反馈最多的问题来优先解决。 但是也需要留一个心眼,因为优质用户算是我们的粉丝,有时看到的问题并不是真的问题。 反而是那些比较低频的使用者,有时候反应的问题比较客观。 @冯应 我觉得客户的需求可分为主观的、客观的,每种需求都最好分析最深层次的原因,每种需求的解决方案也是多样的。 根据需求比例、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现状,来分析满足用户的需求方案难易程度,来最终确定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也就是说:符合公司和产品现状,难度较低的需求立马解决;违背公司和产品现状,难度也很高,可以先放一放。不过需求比例高,满足难度大,甚至阻碍产品推广的,必须重视起来。 @vincent 核心需求只有一种。比如人需要吃饭,需要学习,所以会有饭馆,有学校。在这种基础之上,会有不同类别的的人,有针对性的需求,可以称之为细分需求,只要这类人的需求足够大,能够支撑一个商业化,这类需求就会被满足。 有一个临界点,当基于核心需求之上的细分需求不足以支撑商业化时,可以被视为个人要求,而不是需求。 如何平衡公司利益与用户需求,最主要的取决于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可以说是一个权衡博弈。当有竞争对手满足用户向你提出的要求时,你得跟进,除非自己有特别的竞争力,或者一家独大。 @欧阳 我收集的一个2B产品用户需求,最后一大半被我们否掉了。有的是不具备普遍性;有的是与产品定位不符;有的是场景存在不明确;有的是操作问题;还有就是用户对产品不熟悉,需求已被满足,但是TA不知道。 我觉得收集需求,评估需求最好的办法是A/B测试。还有一个就是需求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比如实现某个需求需要的成本,大于这个需求带来的好处,就要换个方式满足或者暂时规避掉。 @Alisa 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如果按照“大多数人/少数人”、“有益于公司”/“有损公司利益”来分类的话,我认为: 大多数人&有益于公司的需求:立即满足; 少数人&有益于公司的需求:评估用户群体数量、开发难度、对公司的益处三者综合考虑; 有损公司利益的需求:不满足,但考虑提供其他层面超预期服务来弱化用户这个需求。 三、提升用户满意度的一些技巧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用户满意这件事情不单单是一个商业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更可以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通过直线执行的方式来达到用户的预期。但是很多时候,用一些变相的技巧,或许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降低客户预期,服务前事先明确风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