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在学校图书馆满是旧书味的书架间,抽出了一本封面朴素的书——《无冕之王》。 那是大学4年在图书馆里找到的对我影响最深刻的4本书之一。 书的全名是《无冕之王——美国四大新闻机构内幕》,分上下两册,它从此激发了我对媒体机构本身的兴趣——多年后做关注泛传媒圈的刺猬公社,也可以追溯到这本书的影响。 4本书之中,还有一本是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我至今记得那个燠热的夏天,站在跟母校一墙之隔的湖南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拿着那本泛黄的小书,一边读,一边身上像有电流闪过。 那真是触及灵魂的阅读,直播,我从来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读完一遍之后,有些段落竟如印上了大脑皮层一样——这本书奠定了我人生的方向。 戴维·哈尔伯斯坦 还是说回《无冕之王》,作者戴维·哈尔伯斯坦,由此成了我最关注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他出生于1934年,在50年代曾任《纽约时报》驻外记者,凭越战报道荣膺了普利策新闻奖。 后来,他转身为非虚构写作者,《无冕之王》并非他的代表作,写美国总统的《罗伯特·肯尼迪未完成的远征》《出类拔萃之辈》,写篮球之神的《迈克尔·乔丹和他创造的世界》,写朝鲜战争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更有知名度的作品。 他的写作生涯,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4月23日,那一天,他正在去采访一名退役的橄榄球四分卫的路上,准备写一本关于这项运动发展壮大历程的书。一辆轿车突然其来,从侧面撞击了他的车,他身受重伤,抱憾离世。 我看过他的维基百科页面,数了一下,从1961年开始,他一共出了22本书,内容聚焦在越战、媒体、民权和体育上。 跟金庸写武侠小说那种虚构不一样,他的每本书的每个章节,每段故事,全都来自采访、档案和真实资料。 有时候我会感慨:为什么美国作者能那么高产,写作生涯能那么持久,写作水准能那么高超。中国有句成语叫“著作等身”,但中国作者能做到“著作等身”的又有几人? 写出《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三大“科幻圣经”的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一生著述近40本;曾师从钱穆,后来就读哈佛大学,任教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历史学家余英时,光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余英时文集》就长达12卷。 阿西莫夫 如今我们却总在感慨:为什么在中国一个职业写作者的产出这么低,质量这么不稳定,甚至写作生涯这么短暂?新闻界也总在感慨,为什么中国就鲜见白发记者?为什么记者的流动性会这么大? 说起记者的流动性,我亲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感慨最深。传播格局剧变之后,传统媒体遭遇了危机,人才流失前仆后继,但新媒体(这里仅指提供资讯的新媒体)呢,人才流动更频繁,变动更剧烈。 刺猬公社的目标是做关注内容产业的垂直媒体,从去年11月机构化以来,我充分感受到了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局。面试10个勉强有一个合适的;入职几个月甚至几周,还没训练出个样子就离开了。 我一度觉得苦恼,也在不断反思。但逐渐开始释然了,因为我发现,这不是刺猬公社一家遇到的问题,很多新媒体机构,不论是成熟的还是初创的,也都普遍遭遇着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好几家新媒体公司,一度认为刺猬公社是跟内容人才最近的,不断找我“要人”。当我说出了现实境况后,他们特别惊讶:“原以为只有我们这里是这样的。” 为什么招人难?原因很简单,今日之内容不同以往。它要求写作者既要会写,还要有“网感”,传统媒体里的这种人才,要么早跳槽了,要么打定主意坚守,传统媒体作为最大的“内容人才供应池”,面临枯竭。 年轻毕业生呢?姑且不论新闻教育体系中的严重断层,现在的传媒业界内部都有新旧之分,传统媒体里的人想要弄懂新媒体都很难,更别说天然滞后于时代脚步的大学教育了。 现在采写根底扎实,又多少懂些互联网的大学毕业生,纯属凤毛麟角。 我面试过一个华中师大的本科女生,她就是这样的苗子,根本不愁工作,面试到我们这时,手头已经攥着四五家当红机构的offer了。 留不住人的原因其实很多,但主要的无外乎是这么几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