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异彩是由四家公司合并形成的。其中一家是冯小刚、陈国富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天工映画”。2014年,刘刚促成了四家公司的合并,并在重组完成后领投5000万进来。他同时还拉上了乐视集团董事长贾跃亭、华谊兄弟CEO王中磊,以个人的名义参与了这轮融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原本也有投资意愿,但他当时手中现金不多,只能以光线的名义来投资,被常洪松拒绝了。 “无论怎么样,国内至少需要几家优质的特效和后期制作公司的。从这个方面体现出来,他也有一定的稳定性。无论片子、票房怎么波动,后期特效还是需要的。”深创投投资总监刘刚告诉36氪。 影视公司给特效公司的估值也不会特别慷慨的,徐飞补充。因为如果不考虑团队、人才等因素,从头开始创立一家特效公司的启动成本,不一定比投资一家特效公司更高。 拿下融资后,Base FX和聚光绘影同时在考虑战略转型——从做特效的工具型公司,转向前期影视项目投资孵化。BaseFX和华人文化成立了影视项目开发的子公司,已经开始制作一部全CG动画电影。而聚光绘影投资的电影项目,也将于今年9月份开机。 后期向前期流动,不一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但至少能带来安全感和稳定性,缓解周期性风险。此外,“甲方公司”向来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大概5年前,徐飞创立聚光绘影,当时以为自己开公司就能掌握决定权。后来他发现特效是“乙方”公司,为了客户的想法而存在,并不能得到项目方的重视。但随着向产业链上游深入,他相信特效公司们必将在中国电影体系内占有更重要的角色。
“巨人”的工程文件 困难永远比想象得多,但好在改变来的很快。 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观众开始吐槽“5毛特效”之后,制片方对特效公司的态度也有所改观。 “虽然我们也有很多怨言,很多苦衷,但也是个好事。如果人家都不骂你的特效,那你基本上可有可无了。”徐飞说。 2012年,聚光刚成立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团队十几个人一起去世贸天阶的一家电影院,观看聚光参与制作的一部影片。徐飞记得,80多人的放映厅中,聚光的团队坐在最中间的2排。电影偶然闪过一个由他们亲手制作的特效镜头,大家就兴奋地鼓掌。周围的观众投来异样的目光。 影片结束后,大家还都不肯走,在片尾迅速滚过的字幕上找寻自己的名字。 那是徐飞感到最有希望的时刻。 推荐阅读
范冰冰和Angelababy都在穿的内衣、《春娇救志明》定制款黑糖、选秀歌手当老板的“可勾搭”酒吧…… | 早期观察室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