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圈,如今只是出现在上海新华路围墙上莫名其妙的称呼。而这幢老宅才是它的本源。 上海延安西路 1262 号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园区入口。浅色金属板上,用金色楷体写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营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都曾在这里研发生产。 园区呈瓶子状,入口小而肚阔,几乎完美避开了除高空以外各种沿街的窥探。很少人知道,古板的“门脸”后,这里藏着一段 90 年前的侨民历史,而这一带也有一个已经不为人知的代号,“哥伦比亚圈”。 90 多年前,这是居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国侨民聚会之所。目前这里依然有上海唯一一个保留了英制尺寸的游泳池。泳池旁是一幢巴洛克建筑,内外保存完好,壁炉上刻有一个盾牌形的 logo,上有 13 颗星,下是嵌套起的 3 个英文字母 C—— 美国乡村总会(Columbia Country Club)的缩写,哥伦比亚圈这个称谓也得名于此。 90 年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简称“上生所”)将这块土地租赁给了万科,由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OMA 改造成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园区。老房新生,是否会让沉寂的历史活跃起来,现代生活是否能让人对往事产生好奇?这并非万科和 OMA 改造的本意,却是一个了解上海过往的入口。 “哥伦比亚圈”:一段侨民史 1924 年,这里没有高架,没有上海交通大学,也没有上海影城,位于繁华大上海都市边缘的这片农田,甚至连个路名也没有。 军阀忙着在江浙交战,公共租界的洋人们趁机越过租界,扩大势力范围,在农田修路。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今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Avenue Columbia,今番禺路)就是工部局越界筑路的成果。
1933 年的地图(图片 / Historic Shanghai)
“哥伦比亚圈”
美国乡村总会(图片 / Historic Shanghai) 房地产开发随之而来,美国普益地产公司陆续购入了附近的百余亩农田,并对土地进行重划。一张当年“哥伦比亚圈”(Columbia Circle)的广告,暖色调,中文名“普益模范村”。“模范”象征“现代化”,“村”售卖都市田园梦。不同于当时常见的里弄,侨民们期待回归田园,在洋楼里享受现代化的设施和生活。 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被邀请在哥伦比亚圈内设计住宅,这也是他留给如今新华路历史风貌区的遗产——13 幢风格各异的建筑。如今哥伦比亚公园内的孙科别墅是邬达克的作品之一,它曾经的主人是孙中山的长子孙科。 今年的上海时装周,孙科别墅成为一处展场。这幢建筑依然保留了尖拱形的窗户、厚实的圆形木门、弧形穹顶式的天花板和搪瓷浴缸,浴缸墙后的一扇小门是当年为浴缸维修预留的孔洞。邬达克原本设计了这幢别墅作为自己的私宅,后来为了感谢孙科出面解决了他工程上的麻烦,将这个建成后自己未曾居住过一天的别墅赠予孙科。1949 年,孙科将别墅出售,举家迁往香港。
孙科别墅 侨民的聚居,催生了美国乡村总会。哥伦比亚会所内的繁复细节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黄金岁月的真实写照。一楼是当时的舞厅,内有八根旋转式的科林斯柱,柱的顶端是卷须花蕾的图案。二楼的几个房间,门上还留有有机玻璃的门把手。这幢巴洛克建筑由哈沙德洋行 Elliott Hazzard 设计。 俱乐部、游泳池、保龄球馆和大片草坪成为当时公共租界侨民们的休闲中心,直到二战将浮华击碎。 Hazzard 本人受困于这座由他设计的洋房内——1943 年这里被日军占领,更名为“沪西第四集中营”。根据上海社科院的研究课题“上海盟军侨民集中营论述”和 2015 年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苏智良教授的后续研究,1942 年 2 月至 1945 年,日军在上海共设立了 20 处集中营。Hazzard 后被转移到了规模更大的龙华集中营,最终在那里逝去。
壁炉上的“3C”标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