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把CPU、内存、电池、屏幕、摄像头等多个数据,与当时世界主流的旗舰手机进行对比,并且把手机的第一批用户定位为追求配置的发烧友,让用户产生了一个认知——这个手机配置顶级,性价比超高。
然而这些用户普遍忽略了,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次做手机质量问题、工艺较差、发热、设计上丑等,成为了大量机友疯抢的一款手机。(我当时也在抢) 在更换对比对象和找对对比方法后,几乎没有人会把小米手机当成国产山寨机来看。 在付费专栏做得风声水起的得到App里,专栏的很多介绍文案,也运用了更换对比对象的方式,调整用户对付费专栏的认知。
不少人在刚知道付费专栏的时候会想——现在这么多的免费公众号看,一个没有多少边际成本的付费专栏居然要近200元钱? 这时候的对比对象是——订阅号、今日头条、知乎日报等免费的阅读产品。 而得到专栏的文案,将这些对比对象进行了调整: 《李翔商业内参》 ↑ ↓ 李嘉诚有支4人团队,专门负责筛选摘录重要新闻。 《刘润5分钟商学院》 ↑ ↓ 几十万学费的传统商学院,还需要花时间到场。 有的通过专栏就直接体现出了不一样的坐标对象: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 ↓ 不仅是个专栏,而是考上北大才能听的经济学课。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 不仅是个专栏,而是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4个专栏刚好是得到里卖得最好的专栏。而其他的《来信》、《攻略》、《音乐会》就弱一点,而《今天》、《往事》、《大局观》、《聊科技》就量更少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