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相比较谷歌系造车一直采用的360°激光雷达,德尔福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是120°的内置装置,然后为了解决视角问题再多配合几个雷达与传感器。这种看似投机取巧的方式,直接将8万美金的雷达成本降低到250美金以内,j2直播,绝对堪称业内的省钱行家。 同时,德尔福的做派更加实战化。倾向于用传统汽车的控制系统与传感系统解决自动驾驶问题,这与科技企业过分“科幻”的作风相比,显然在量产化和商业化进场上有着优势。 德尔福加盟的同时,英特尔-宝马联盟还宣布将在下半年生产出40辆搭载全新高等级自动驾驶平台的汽车。这其中很可能蕴含了德尔福提供的“加速”效果。 要知道,如今自动驾驶联盟最大的“前车之鉴”,可能就是谷歌坚持了多年的无人车计划。这个计划的特征是一切都还好,但有两个问题:一是“慢”,二是“贵”。结果白白葬送了大好的领先局面。 因此,德尔福提供的“蓝领路线”自然更受重视,毕竟自动驾驶再美好也是要赚钱的。 合纵连横:从德尔福对标博世看两大联盟的对抗 这里不能不提到跟英特尔-宝马“联盟”相爱相杀很久了的“部落”:由英伟达、戴勒姆、大众等组成的另一个自动驾驶产业联盟。 虽然两个联盟之间的玩法不尽相同,但这种“英特尔对英伟达”“宝马对奔驰”的浓浓CP感实在无法让人放弃对标的欲望。 而就在两个月前,英伟达宣布与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博世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把自动驾驶平台Drive PX 2出售给博世。而此前戴勒姆刚刚宣布了与博世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这种两两官宣,当然也就意味着一个联盟的形成。 在隔壁有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后,英特尔这边紧接着就宣布“队伍第四人”是博世的老对手德尔福,看来两个联盟死磕到底的相爱相杀味道已经是无解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德尔福首次与英特尔、Mobileye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早在2015年,德尔福就与Mobileye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发L4-L5级别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而系统的芯片提供商正是英特尔。 所以说,自动驾驶领域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其实早就开始形成了,差的只是明确站队而已。此时领域内的玩家纷纷跳出来表示身份,显然也证明自动驾驶的阵营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后双方有更多企业加入,形成两个互不兼容的平台效应,恐怕已是注定之局。 一本正经找队友:英特尔-宝马联盟的生态体系化 虽然表面上的局面,是英伟达和英特尔各自为中心聚拢了一批车企与供应商组成对标阵营。但其实这两个阵营的玩法,以及相对独立但也在寻找盟友的Waymo又各自有所不同。
(自动驾驶产业的三大阵营图解) 比如说,atv,英伟达似乎更加关注于平台提供者的身份。愿意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源,将自身的平台和技术价值提供给车辆制造企业。类似于1对N的合作逻辑。 而英特尔-宝马-Mobileye,以及新加入的德尔福,则更趋向于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各方拿出比较擅长的东西,共同完善一个“运算+平台+制造”的解决方案。 这两种阵营构造方式相比,英特尔这边的阵营更加需要模块化的组织形式。即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都不可替代。从目前情形看,这个联盟短期内还将加入新的成员。而根据联盟内几个玩家的提供价值来看,新加入的成员更可能是中低端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技术提供者,或者共享汽车平台。 综合来看,英特尔-宝马联盟的组织形态应该是成员少而精的,但交出的产品答卷应该更快。 永远飘荡的盟与敌:关于无人驾驶阵营战的未来 玩家各自选好红蓝阵营,大战一触即发....目前的自动驾驶产业好像给人一种这样的错觉。没错,基本是错觉。虽然明确阵营、拉帮结伙成为主旋律,但真正大战开打恐怕十分不现实。 毕竟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都还在遥远的未来向我们招手。目前大家更重要的, 是如何选择一个解决方案,让未来变成现在。换句话说,就是红蓝双方各自升级装备、修防御工事的阶段。 关于这场阵营战,反而有另外几个可能性是相对的大概率事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