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无论是新兴的互联网风口还是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到最后终究难免会演变为BAT的内在竞争,视频平台也是必然,可BAT在视频领域开启了直接的对抗之后,其所引导的市场真的朝正确的方向走了吗? 众所周知,全球并没有一家视频网站是通过纯粹的内容提供而盈利,这是所有视频平台的共同问题,但是相比国外Netflix、hulu和Youtube能形成各自的差异化道路,我国各大视频网站却依旧在凭借巨头支撑进行无序争抢,非但没能找寻突破目前行业桎梏的途径,反而继续走向同质化,尤其是当某种风潮兴起,盲目跟进、倾巢而出的狂热,使得整个市场更加缭乱不堪。 从版权争夺角度来讲,获取独播权确实是吸引会员的最便捷途径,可到最后我们看见,无非也是赌徒行径,最关键的是头部资源不会集中于一家平台,巨额押注也不见得会成功,所以实质上通过版权混战并没有给视频网站,创造出摆脱同质化的道路,资源依旧分散在各个平台之间,更难形成用户对某个平台的忠诚度。而且争抢致使版权费越来越高出天际,从而进入了越贵越买、越买越贵的怪圈,长此以往,即使背靠财大气粗的东家,也难免会有能承受的极限,届时又能依靠什么来留住用户呢? 如果说版权争夺更多的是形势所迫,那么过度跟风所折射就是所有平台非理性的焦虑,这种行为给视频行业带来的不仅是混战,还扰乱了良性发展的过程,这点从网络自制剧和囤积经典IP就可以看出。当年《太子妃升职记》成为网络现象级产品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平台掀起了自制剧的狂潮,而且其中自制剧又因为暗含了平台形成独特优势的潜力,所以理论上讲其实这是有可能突破同质化的途径。 但是现在来看,网络剧行业仅过两年的时间,就呈现出头部资源稀缺、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本应该是某一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的倾向,可现在自制剧精品难出、渣剧泛滥,甚至有很多都开始走奇葩路线,这难道就是各大平台的实力水平吗?事实上并不是,网络自制剧刚起步即陷入饱和,只能说明背后的视频公司大量涌入,来不及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审核,所以饥不择食、粗制滥造才导致如今的状况。再者忽视对质的追求也引来了相关部门的限制,给原本潜藏市场价值的自制剧行业带来了政策风险。 另外近几年争抢经典IP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网站囤积的IP资源也越来越多,可是和网络自制剧相似,热潮之下出现的诸多隐患,正在逐渐削弱IP的商业价值,也使得这一市场的情况变得前景茫然。从这两点来看,影视行业的风吹草动总是引起平台的争相抢夺,这种情况已经形成更加自然的商业习惯,长此以往,反而削弱了平台本身对创造性探索的关注与投入,换句话说,平台越发跟进和涌入潮流,就相应地减少了对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再次探索。 就像我国十几年来视频网站的发展模式基本没有太多的改变,即使会员模式也是借鉴得国外,除了把内容资源挪到了线上,视频网站所做的仅仅是搬运工的角色,而所谓的结合三大巨头核心业务的尝试,也一直没能有一个有效的实践。总而言之,盲目和狂热更有可能是诸多乱象产生的原因。 版权争夺一片混乱,靠网络自制剧是条出路吗? 尽管目前视频领域并没有成熟的盈利方式,但各大平台无论是奔袭于各种潮流的过度狂热,还是身不由己地陷于高价版权承担的重任,都印证了向收益靠拢的急切心理。不过除了收割会员价值,其他的多项尝试或多或少地因为各自的局限,而没有真正发展成为突破现有局面的有效途径。 以搜狐视频为例,当版权之争逐渐成为三大巨头才能玩得起的游戏,搜狐进而选择了绕开版权、投入自制剧的策略。虽然凭借《无心法师》《法医秦明》等口碑收视颇佳的作品,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但是从艾瑞的数据排名中可以看见,搜狐视频已经被快手、B站这样的新晋势力,逼退至网络视频的第三梯队,这足以说明自制剧起码到现在,还难以作为平台的特色化支撑。 这背后固然也有搜狐本身影响力退化的原因,不过当前视频内容市场越来越受粉丝经济控制,像搜狐某些高质量的产品,远没有那些聚集明星偶像却口碑极烂的剧播放量高,这种通病加剧了市场上精品难出、烂剧频出的现状,也致使很多视频平台面临艰难困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