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想,我们能不能利用两个关键技术,一个技术是对话技术,我们不是做一个通用聊天机器人,而是做一个虚拟护士,这个护士能够按照护士的随访的过程,针对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样的病人去进行自动的随访,去采集他相应的信息,同时的话呢,去生成预警,如果系统发现病人有情况的话。
第二个技术是QA技术,就是问答技术,中国有很多医患沟通的网站,不管是春雨还是好大夫,这些网站上面大量的患者在问问题,很多的问题跟饮食、运动、作息、药物的副作用、药物之间不良反应有关。其实并不是那么核心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但这些问题也靠人工来回答的,所以我们在用一些 QA 的技术来做更好的患者教育,帮助患者最及时的找到可信赖的信息。 但是,患者问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什么病名字写错的,药名字写错的,各种大爷大妈会有各种口语。你怎么样做回答?这是非常核心的技术,我们不同层级都用了深度学习的技术,包括用CNN做问题分类,去做问题的相似性匹配,最后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Top1的结果。 系统会形成一个随访的报告,这个随访的报告包括采访采集到的关键的体重或者血压血糖的信息,包括患者用药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会自动生成一个报告,帮助管理师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管理。 同时,系统会利用决策的功能,当发现有风险的时候,会及时通知患者和医生让他去医院就诊或者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干预,避免后面酿成大祸。 时间关系的话,我今天的分享大概就是这些。最后再讲一点,一个模型、算法,给它一堆数据,一跑就能出来一个治疗或者诊断的模型。一定要把医学的知识和靠谱的分析手段结合在一起,很谨慎的选择数据,选择人群和选择你要分析的任务。做这个事,一句话,要心存敬畏,这样才有可能做出靠谱能用的医疗 AI。我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精彩对话
雷鸣:非常感谢,讲的特别精彩,基本上涵盖了我们说的整个医疗的过程,包括疾病的预防,包括得病之后的诊断,辅助的治疗方案,以及慢性病管理。涵盖特别多,信息量很大,也讲了IBM在这一块的进展,好多东西我觉得都是第一次学习到,特别好。 基于刚才你讲的东西,我想进一步的了解一下,你刚才讲到IBM在做神经网络芯片,我想大概了解一下神经网络芯片和GPU在定位上,神经网络计算芯片未来是通用的还是专用的,是要替代GPU在深度学习上的计算呢?还是在远端? 谢国彤:首先我不是做硬件的,但我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除了CPU之外,现在有GPU、FPGA这样的专用芯片,可以辅助CPU做计算的过程。这种类脑芯片的定位,首先它不是要来替代计算型任务的,CPU该干的事还是CPU干,类脑芯片不是取代计算机干的事,从它的设计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个神经网络,是靠神经元和突触,很多普通的计算任务它不擅长,但是它擅长的workload是 neural network 这样的workload ,所以我觉得首先从任务上来看它和经典的CPU、GPU或者FPGA有一个任务上的切割,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它特别强调低功耗,低功耗就会偏向边缘计算,可以想像有互联网或者传感器这样的产品,可以把训练好的模型运行在这样的芯片上,这样的芯片可以想象到,最早听他们做的实验,做了一些机器昆虫绕着硅谷研究院飞,功耗特别低,它可以飞很久,可以采集风、温度、湿度这样的信息,做出这样的方式之后,可以把有效的计算推算到远端,可以在远端做一些事情,不需要耗大量的计算,这样可以在边缘计算这个角度,我觉得它可以发挥更好的价值。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