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法帮(微信号:jianfabang)是一家为创业者和初创型企业提供交互性法律文件在线自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线上法律服务。 IPO发行价15美元/股,而三年前私募融资价格已超30美元/股,原本一个典型的流血上市,但相关投资人似乎根本不在意,背后到底有啥故事?持股权激励的员工也会不在意吗?以过高的估值融资究竟会面临何种尴尬?明星独角兽们为何在IPO门前犹豫徘徊? 高估值独角兽流血上市2017年4月28日,硅谷大数据分析公司Cloudera成功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15美元(据此推算公司上市估值为19亿美元),超出上市前预估的每股12-14美元的价格区间,上市当日公司股价上涨了20%。 当上市参与各方为上市成功鼓掌喝彩时,长期关注该公司的人看到的却是一个流血上市的典型案例:因为这家公司在2014年5月的最近一轮私募融资中估值就已经达到41亿美元,也就是说,与三年之前比较起来公司上市的估值已经砍半。 流血上市(down round IPO)是指首次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价格或估值低于上市之前私募股权融资的价格或估值。Cloudera上市就是一个典型的流血上市案例,因为三年前该公司最近一轮私募融资中,投资方的投资价格为每股30.92美元(估值达41亿美元),而IPO发行价格为每股15美元(估值为19亿美元)。 这家硅谷公司主要帮助公司客户使用Hadoop开源软件进行大数据的分类和处理,在大数据分析领域它的竞争对手包括已经上市的HortonWorks公司。 在这家公司上市之前,截至2014年5月的最近一轮私募股权融资,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公司总计有十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0.4亿美元。
以腰斩的价格公开上市让人不禁疑问,这最后一轮融资的投资人岂不是做了冤大头?尽管上市当日股价也有上涨,但上市的三年之前就以上市价格的二倍的代价投资岂不是让这位投资人后悔莫及?但是,答案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战略投资人英特尔的算盘 其实,早在2014年就以IPO价格两倍代价投资这家独角兽的英特尔似乎一点都没有后悔,甚至在公司上市发行新股时继续跟进,招股书显示英特尔方面已经表示希望认购公开发行新股总数的10%,为什么呢? 首先,不得不讲讲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的区分。我们在很多场合跟创始人分享过这两种投资人类型:第一种投资人是战略投资人,比如产业上下游,相关行业巨头等,他们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优势,能够促进投资对象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被投资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往往基于长期战略目的做出投资,而不一定看重短期回报;第二种投资人是财务投资人,他们通常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退出,财务投资者更注重短期(譬如2-7年)的获利,典型的代表就是各种基金。 如果熟悉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的差异,就不难理解英特尔对Cloudera公司“不计代价”的(战略)投资。先来看看投资是如何的不计代价: 2014年3月18日,Cloudera公司宣布完成1.6亿美元(F轮)融资,投资人包括普信集团、谷歌风险投资以及戴尔家族的基金;公司投后估值不足20亿美元。 2014年3月28日,英特尔宣布了对Cloudera公司的战略投资与战略合作计划。通过约7.42亿美元的投资,英特尔取得这家创业公司17%的股权,投资价格为十天之前融资价格的两倍以上,公司投后估值翻倍超过40亿元。 之后,英特尔又从其他股东手中购买了这家公司约7.67亿美元的股票:该公司招股书显示,IPO前夕英特尔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22%的股份,上市后股份会下降到19.4%(不含英特尔方面认购的发行新股)。 这家大数据公司在招股书中对英特尔以翻番价格入股的解释这样轻描淡写: “2014年5月,我们以每股30.92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发行……F1系列优先股……发行价格是根据多项因素确定的,其中包括业务状况和业务成果,我们对未来的期望,第三方和管理层之间就第三方愿意购买我们F1系列优先股的价格,以及我们的管理层,董事会和英特尔之前的谈判。” 然而,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表明,英特尔高价入资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防范另一家公司对这家初创企业进行收购,翻番的估值水平可以吓退潜在收购方,英特尔认为该大数据公司有助于维持自己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控制地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