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辩题本身,马薇薇觉得这是针对中产的一个命题。养老院现在的收费跟幼儿园一样,低等级一点的至少也三四千一个月,贵的,四到十万一个月。对富豪家庭来说,完全可以给父母在家里建一个养老院,而赤贫家庭根本也不会有这种苦恼,对他们来说,吃包装暖是最迫切的需求。 “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两个选择都是错的,那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马薇薇是哭着讲完她自己的观点、故事和感受的。对都市中产来说,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有时候只是打打嘴炮,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难处,可选择的空间并不大,我们可能都很难让父母住进最好的养老院。 当然,随着社会转型加剧,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容易框定。在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的李春玲总结说,划分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时,主要是以职业分类,教育和收入水平两个原则出发。 经济学人有一期《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则是把中国都市中产的脸谱细化: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以技术为基础的体力劳动,近20年踏入职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受到社会认同的职业人,比如说白领、律师、医生、学者、教师、记者、公务员(可能是一部分)、设计师、程序员、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等。 虽然不同的学术调查都给出了中产收入数字,但因为节节高升的房价,家庭年收入看起来真的不太合适用来作为定义都市中产的标准。对一线城市高昂房价来说,所谓体面的收入并不体面。 房子现在几乎成了和一个家庭三代人缠斗的生物。即便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问题成为新的社会焦点,但也都只是房子的附属话题。父母是近黄昏的一代,都市男女大多都在往前奔跑,因为跑得太快而忘记忽略亲情。所以在马薇薇说到“孝顺这个词就是由后悔构成的,无数个我们做错事的瞬间,无数个我们割舍不了的瞬间”这句话的时候,现场有些观众几乎泪流满面。 一个真话题,一个好内容是超越输赢,也超越立场的。“大家把各种观点,放到一起的时候,才是它价值的全部。”马东实在太懂说话的艺术了。 3 有一个基于文化而应用于文学的概念叫做“狂欢化”。“狂欢化的渊源,就是狂欢节本身。” 狂欢化是巴赫金在他的《拉伯雷研究》中提出的,其重要特征是“狂欢时,先前存在的等级关系和官衔差别统统暂时取消,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际关系而得到了再生…… 狂欢节上,一切话语都成了相对性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摹拟讽刺的对象,被摹拟的话语与摹拟话语交织在一起,形成多语并存现象。这么看,奇葩说可以说是网综狂欢化的范本。 狂欢化有一个主要观点是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否定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切权威性。马薇薇在“高等生物蛋呵护还是毁灭”那场所表现出来的演绎式辩论就是一种耳目一新的辩论体裁。她化身成了外来的高等生物,j2直播,和人类对话,讲述黑暗森林法则。 关于另一位奇葩之王黄执中的风格,有人这么总结:如果陈铭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少爷的风格则是在世界中心召唤撒旦。 知乎王科科这样形容,每一次,黄执中一声——“来”。全场立刻仿佛被催眠,鸦雀无声,跟着走入他用价值观搭建好的世界。但这个世界不是迪士尼,一点儿都不欢乐,更像行尸走肉的蛮荒之地,反映的是真实社会中黑暗、但不易察觉的一面。 有黄执中的寸草不生,就有姜思达的春意盎然。从原来一个不温不火被淘汰的凑数型奇葩,成长为自成一派的大牛奇葩,atv,姜思达被视为奇葩说里的黑马。他在其中一期节目里说过:平等远远不是当我说我出柜的时候,你们在那里为我摇旗呐喊,反而是因为你们在摇旗呐喊的过程中,把这种不平等显得特别的昭彰。 关于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姜思达曾说:“你的孤单与否并不是你的父母唯一在乎的东西,他们在乎你的成长,你的发展,在乎你在人生路上的重重阻碍,甚至比你自己还在乎” 我们不一定赞同奇葩说里面辩手的观点,但都可以看见自己或者自省。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不管是老中产还是新中产,我们和父母其实互为彼此的人生,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人生。我们仰望星空,但也低头滚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