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拉特在《关键链》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他认为:在传统的生产企业里面,造成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不良多工」。 什么叫「不良多工」?举个例子。你是一名职员,手头上有擦桌子、买外卖、写报告三项工作。擦桌子要耗费3个小时,买外卖要耗费4个小时,写报告要耗费4个小时。这是背景。 本来,如果你先擦桌子,再买外卖,再写报告的话,3个小时就可以擦完桌子,7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外卖,11个小时就可以交报告。 但是,实际工作中,分配给你工作的上级,以及和你对接的同事,不会安静地等着你做完。他们会时不时催你: 桌子擦得怎么样了? 外卖买好了吗? 报告写到哪里了?什么,还没动笔? 于是,为了让他们满意,让他们每一次催你的时候,你都有新的进展可以反馈,你不得不先擦一会桌子,再找一下外卖,再写几行报告……循环往复,如此交替。 这样一来,你的工作状态,就从「桌子(3)-外卖(4)-报告(4)」变成「桌子(1)-外卖(1)-报告(1)-桌子(1)-外卖(1)-报告(1)……」 这样一来,本来4个小时可以擦完桌子,就会被拖延到7个小时;7个小时可以搞定外卖,就会被拖延到10个小时。 你看,依然是11个小时,依然是这三项工作,本来可以早早搞定桌子和外卖,把后续的工作转交给对接的人,让项目继续运转起来,但因为「不良多工」,开奖,因为你需要给其他人反馈,就导致整个项目拖延了至少3个小时。 如果在一条生产线上,每个工人都这样的话,整条线的工作效率,就会被拖垮。 针对这个问题,高德拉特提出了一系列的系统管理方法——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不良多工」。 ▼ 高德拉特所说的「不良多工」,在今天有一个更加通用的叫法,叫做「多任务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工作习惯:写一会报告,刷一下网页,查一下资料,收一下邮件,回去做一下数据,点开微信回应一下,再回去贴图表……诸如此类。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天这个时代,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已经近乎不可能了。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大堆任务,Todo List里都有满满的事项,同时开着Word、Excel、PPT,微信和QQ总是同时闪动好几个头像……似乎,不能同时处理这些事情,就是能力不够。 甚至,很多公司里面,会要求员工能够进行「多任务工作」——我看到过好几个招聘要求,就明确写着: 能够承受工作压力,能够协调多任务工作,能够同时处理大量事务。 我在第一家公司里面,亲眼见过这样的景象:AE的桌面永远开着好几个聊天框,对面是来自欧洲、澳洲、香港的不同客户,任务栏里堆满Excel窗口。她们飞快地在Outlook、Excel和QQ之间切换,鼠标飞梭,熟练地按着Ctrl+C、Ctrl+V。 但正是这看似高效的「多任务工作」,正在慢慢地谋杀我们的工作效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 ▼ 1. 多任务工作,会占用我们的认知资源 明尼苏达大学商学院教授Sophie Leroy,在一篇09年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 他指出,当你从一项未完成的任务A,切换到任务B时,由于A还没有做完,你的大脑中会有一部分资源,仍然在对A进行处理和运算,你会抑制不住地回想到任务A,从而抑制你对于任务B的投入。 这部分仍然在处理任务A的资源,就叫做「注意力残留」。 一方面,「注意力残留」会占用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降低对任务B(以及其他任务)的投入程度。 另一方面,「注意力残留」会在我们的认知中造成「多目标焦虑」,从而使我们产生「认知负担」(Cognitive Load),降低我们在任务B上面的表现。 什么是「认知负担」?简单举个例子。当你来上班的时候,我告诉你:你今天要写完一篇1万字的报告,写不完不许下班——你是不是会觉得晴天霹雳? 一整天,这个任务都会沉甸甸地压在你的心上,让你心神不宁。你会不由自主地担忧:要是我完不成怎么办?怎样做才能尽快写完? 我相信,你这一天的工作,一定表现得非常糟糕。 这就是认知负担。当一个人大脑中同时存在着越多的目标和任务,他就会越焦虑,用于处理任务的资源会减少,状态也会下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