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到中国的国外巨鳄很少能复制其在国外的辉煌,无论是Yahoo,eBay,Google抑或是Uber。那么领英呢?这个职场社交巨头似乎在中国活的还不错,但自去年领英被微软收购后,领英中国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它能走出一条独属于领英的中国发展之路吗? 本文约4800字,阅读需9分钟;阅读文章后,可在文末申请加入由36氪用户、读者组成的「氪观」微信群,欢迎对Linkedin(领英)感兴趣的朋友入群讨论。 文 | 陈琛 “又少了一位小伙伴。” 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后,沈博阳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无从而知这个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网站的中国掌舵人此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沈博阳的面前,他那些飘洋过海而来的同行者,都已经慢慢地渐行渐远了。无论是Yahoo,eBay,Google,Groupon抑或是Uber,不一而足。 2014年1月,LinkedIn(领英)正式进入中国,作为中国的第一名员工,沈博阳面对的是一片茫然未知的荒蛮之地。这个还没来得及起中文名字的美国社交网站,面对的是高度监管的政策环境、早已被BAT瓜分殆尽的社交图谱,以及行业内无数双好奇的眼睛。 “前途未卜”,也许用来形容当时的领英再贴切不过了。相当一部分的行业人士在领英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就已经为这家公司倒计时了。 “我就是在创业 而不仅仅是在跨国公司打工” 与其它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架构不同,沈博阳成为领英中国第一位员工时,就直接向领英CEO Jeff Weiner汇报。领英中国完全独立运营,同时拥有独立董事会且全员持股。 这是他3年前和Jeff Weiner谈好的架构。 “三年前Jeff找我的时候,就表明领英中国总裁应该是具有跨国公司经验和海外背景的创业者,同时拥有产品和技术的背景。”沈博阳告诉36氪,如此才能保持和总部的沟通,也让领英在中国足够大的市场下有本土的研发团队。 技术出身,十年在美工作和生活,以及成功创办糯米网等经历使得沈博阳和这个岗位非常匹配,而”可以直接向CEO Jeff Weiner和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这两位董事汇报”,“无需越过亚太区的头儿” 这样的放权更吸引他。 2014年,沈南鹏的红杉资本和田溯宁的宽带资本,共同注资2,500万美元和领英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个类似于创业公司的架构,拥有自己独立的中国董事会,董事会的五名成员分别是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领英全球CEO Jeff Weiner、沈南鹏、田溯宁和沈博阳。 这使得领英看上去更像一个创业公司。 “我就是在创业,而不仅仅是在跨国公司打工。”沈博阳表示,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成功,除了监管方面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中国公司是跨国公司的一个分支,决策、反应、执行等受制于跨国公司的流程,灵活性和主动性都不及创业公司。领英中国这种特殊的架构,让他在中国有了更多的决定权,并且有了一个缓冲的机制。“在事情很难被推动的时候,可以在董事会讨论一下。” 即使在去年被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之后,领英中国的这种架构仍未改变。 沈博阳在采访里还反复提到,当初领英中国团队一直想摸索出一条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成功之路,他和两位投资人共同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把领英中国单独分拆出来,在中国独立上市。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沈博阳认为,目前领英的架构设置是最符合创业公司逻辑的。他也许比其他大公司中国区按业绩拿奖金的CEO更清楚,既然要创业就得按创业公司的方式来。 一位已从领英中国离职的早期员工谈到,在领英入华的前两年,中国团队的创业氛围非常浓,而且总部给的束缚也非常少。“比如,领英中国的前100名员工都是由总裁亲自面试的,而在公司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就一共进行了超过2,500场的面试。”另外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公司年会上,沈博阳个人拿出10万现金给大家抽奖。“我在很多外企都工作过,这些做法是从来没见过的。但是最近一年,可以看到这个创业的势头已经明显减弱,反而更像是一家外企了。” 跨国公司的老大难——本土化 没有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成功过,如果领英在中国想要创造历史,就要做出一些非常不一样的本土化尝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