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常常用来形容我们面对信息过载时的焦虑心情。其实我认为用「消息大爆炸」来描述这种互联网时代手足无措的感觉,可能会更贴合一些。 「消息」和「信息」两个词只差了一个字,我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在通信领域,两者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分。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消息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文字、图片和音乐等等。而信息可被理解为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不同形式的消息,可以包含相同的信息。」 互联网改变了消息的流通方式,但信息的价值其实并没有被成比例的提升。很多时候我们把时间、精力浪费在了对消息的追逐上,而消息是转瞬即逝的。当你感觉到「信息大爆炸」时,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缺少的是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这才是爆炸的中心。 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的从业者,我每天都需要和大量的消息打交道。如何更高效地从消息中获取信息,并产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存技能」。 通信领域「消息——信息」的转换思维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工作。作为一名比特世界的「信息猎手」,我很愿意分享一些自己在信息获取上的思考。 信息获取:重新掌握主动权 通信中还有这样一个定义:消息的价值是由它的接受者来定义的,跟消息的重要程度或形式无关。放到实际情况来说,如果想要从消息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目的)制定一套独一无二的阅读方案。 举例来说,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很多人首要(甚至是唯一)的阅读渠道。必须承认的是,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伟大的产品,它极大地简化了消息产出、阅读和分享的成本,但它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 虽然关注一个公众号是主观上的决定,但在这之后你接受到的消息实际上是公众号管理者安排好的。换句话说,阅读上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你的手里。大多资讯聚合类 app 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随着 AI 推荐算法的引入,阅读会渐渐变成一个机器给你「投喂消息」的过程。 作为一个「信息猎手」,首先要避免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阅读倾向上从「获取消息」向「获取信息」转变,即尽可能去减少人工筛选消息的步骤。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将需要获取的信息按照时间纬度划分成了 3 个层级: 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信息 需要及时知道的信息 可能对以后会有帮助的信息 「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信息」包括一些大公司的动态,重磅产品的发布信息等, 需要比较高的时效性。这个层级我使用的工具是即刻 app 和 Google Alert 服务,两者均拥有非常定制化的提醒方式。 即刻 app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按照领域去区分消息,取而代之的是设置类似「NASA 又搞大新闻了」、「Nintendo Switch 新动向」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醒」,而通过手机的通知机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用户。
即刻 app 主要用于移动平台,网页端我使用 Google Alert服务作为补充。它可以按照关键字去追踪一些信息,一旦出现新内容便通过邮件或 RSS 的方式进行提醒。另外,Techmeme网站的「Top News」也可以作为获得重要信息的一个补充渠道。 「需要及时知道的信息」指那些有一定的时效性,atv,但需要进一步思考、处理的信息。这个层级的信息我会尽量安排固定的获取时间(每天早中晚三次),使用的工具是 Reeder、微博和 Twitter。 Reeder 是一款聚合类的 RSS 阅读工具,它能将各大中外网站、社区和博客的内容聚集在一起,避免了反复切换窗口去获取不同平台的信息。在 Reeder 内还可以对信息源进一步分类(甚至可以按照 GTD 的思路去整理),增加阅读时的目的性。
微博、Twitter 上我关注了一些互联网领域的官微(官推)、专业机构等,并为他们设置了特别的分组,利用碎片化时间可以随时了解大家的动态。不过微博、Twitter 对于我来说起到的作用更多是「提醒平台」,当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时我会通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源,并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平台上阅读。 「 可能对以后会有帮助的信息」则可以划分到深度阅读的范畴,这部分信息不具备时效性,经过了一定的沉淀,需要花更整块的时间(例如每天睡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这个层级信息我会通过 Instapaper 和 Kindle 获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