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人口红利和后发优势,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处中等水平的城市将释放巨大潜能,数字经济总体增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一线城市增长趋缓,尾部城市增长略显乏力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处中等水平的城市将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重要的增长级。 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消费趋势带动产业指数 产业分指数的高速增长折射过去一年互联网+行动在全国扎实落地。细分行业中,医疗健康、交通物流、教育行业增幅居前,分别达到397.61%、307.77%、304.88%。消费升级趋势很好地解释了产业之间指数增速的差异。增速最快的文化娱乐、医疗、交通物流、教育、餐饮住宿等行业都属于消费升级的主要对象。这些行业的高增速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社会整体对于消费升级产品的强烈需求。 其中文化娱乐行业增速最快,这一方面是因为影视、音乐、文学、电子竞技等文化娱乐内容数字化门槛较低,与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结合。另一方面,文化娱乐产品制作周期短、供给弹性大。相比之下,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数字需求虽然较高,但供给端受到线下资源的约束,增速受到限制。 商业服务、生活服务、零售等行业增速排名靠后。这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监管政策较为严格,对新技术应用态度较为谨慎。生活服务等行业进入常态化发展轨道,越来越多走入线下实体。零售发展时间最长,也最为成熟,增速较为温和。 川渝地区成第四极 与2015年相比,直播,产业分指数省级排名位次变化不大。广东省和北京市继续领跑全国。浙江省超越上海市,进入全国数字产业三强。上海位列第四,江苏省紧随上海之后位列第五。增速方面,重庆市2016年产业分指数增长391.49%,成为增速最快的省份。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省分列第2-5位。增速排名前五的均为中西部省份。 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和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近年来,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快速崛起,很可能成长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第四极。成都2016年产业分指数较2015年同比增长280.28%。其中医疗和交通物流行业的数字产出增长尤为突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增速与规模的倒挂趋势 数字经济下沉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产业数字化浪潮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城市渗透,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分指数增速显著高于东部城市。但也存在产业分指数和增速都很低的“双低城市“。这些城市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渐渐被落下,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同样的,在由东部向中西部下沉的过程中,不同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下沉速度不同。交通物流行业的增速分布趋势与产业分指数整体类似,都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说明交通物流行业在西部地区发展更为迅速。而医疗和教育行业则呈现东部城市高于中部或(和)西部城市的特点。也即,这两个行业由东向西推进发展的过程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云计算市场仍然高度集中在数字一线和二线城市。数字一线的北上广深四城虽然占据全国云计算市场的主要份额,但与2015年相比显著下降,二三四线数字城市在全国云计算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回归理性的双创活动 与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相比,双创活动(创新创业)在2016年回归理性,全国双创分指数值达到165.02。实际上不独国内如此,全球的创业活动在2016年都出现滑坡。据KPMG统计,2016年全球VC投资笔数下降24.05%,金额下降9.9%。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