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便利店,就不得不提便利店的发源国日本和便利店发达的中国台湾地区。在日本和我国台湾,便利店都相当普及,平均2000多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在上海,即使现在已有超过5000家品牌便利店,也只能勉强达到3000多人拥有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的规模和辐射程度,对其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日本,发达的便利店系统被誉为“国民的生命线”。从快递、邮政、干洗服务,到票务、考务、存取款服务,再到影印、传真服务等,便利店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服务。此外,由于日本地震多发,便利店还具有储备物资、救援救灾的功能。 在中国台湾,被称为“路标”的便利店也致力于解决人们的急事、难事。比如免费开放厕所,以及结合当地推行的“垃圾不落地”,推出“帮你免费丢垃圾”服务,帮助那些对不上垃圾车时间点的居民处理垃圾。 这些经验模式,上海能否借鉴? 上海商学院教授、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表示,增值服务、跨界合作、开放厕所等举措均值得学习。他说,过去,上海是全国服务业的“师傅”,如今,这种优势不那么明显了。随着便利店门店的不断增加、便利店社区化的趋势日益显现,我们可以从便利店这个节点入手,把服务做细做好,做出更高的上海水平。 这也需要有关部门深度了解社区需求、与便利店行业进行更多的交流,为便利店服务社区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监督与监管。 例如便利店的餐饮服务。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一些小作坊、“黑作坊”卫生问题堪忧,给市民带来了很多困扰。相对而言,便利店食品加工的卫生状况有所保证,食材来源也有迹可循,但由于相关规定对业务范围、保存时间进行了限制,便利店还“手脚不能放开”。 对此,周勇建议制定“轻餐饮”规则,让便利店从“食”开始,更加深入社区,带动社区服务。 张晟也表示,如果能与有关部门确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便利店在未来就很有可能成为社区的便利站。 “普通商家在批量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不专业,造成食物烂掉或者卖相不好,但我们能够做到食物运输过程中的保质保量。在口味上,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软糯米饭、健康配菜,也都是力所能及的。”张晟认为,便利店餐食不论是在社区设点分送,还是像日本那样发券鼓励有条件的老年人上门店自取,都可以为当前的社区居家养老增加操作性、便利性。
在与多位顾客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人们对便利店的未来发展充满着“奇思妙想”—有人畅想便利店成为社区的“微型图书馆”。可以通过移动端收集人们想要借阅的书,定期分送至各门店,为没时间、不方便去图书馆跑一趟的人打开一个窗口,连通线上与线下。 有人建议,将便利店的雨伞从卖变为借。他们说,有时出门没看天气预报,遇到大雨只能在便利店临时再添置一把伞,即便是雨伞款式新颖,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浪费。若是便利店能够借助实名的会员卡开通雨伞借还服务,人们在雨天的街角也许会更加从容。 其实,大家心中早已默默地把便利店当作了一个连接社会公共服务的城市驿站,期待着更多新鲜而便利的服务在这里生根发芽。小小的便利店,是庞大的社会网络中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节点,也是城市面貌的一种投射。 在上海向全球城市目标迈进的路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始于每一个街角,也许在那一个个小小的便利店中,正实实在在地生发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