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响铃 2016年,全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达到313亿件。这是个好消息,又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开奖,由于快递人工成本的上升,社区安全等限制条件或快递员配送时间紧等原因,往往在最后的末端配送环节达不到“门到门”的服务标准,于是给了创业者机会。目前站在这个“最后一百米”决赛场上的,主要分为“快递智能柜”和“互联网+收发室”模式。前者后丰巢、速递易等一票选手,后者有“@收发室”、菜鸟驿站等。 坏消息是,2016年底,许多从事终端100物流服务的小公司突然发现自己融不到钱了。最后100米物流的竞赛已经进入决赛阶段,对参赛者的运作模式和规模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小公司已经面临自然淘汰的命运。 市场的天平最后会倾向谁? 转了一圈,为解决最后100米,出现了两种模式:抢地和抢人 对于“最后100米”的竞争格局,有些人理解为快递柜、门店驿站、社区便利店等几类阵营,而响铃认为就是抢人和抢地两类。 1、抢地,即自建,代表:快递柜 这里主要包括邮政、丰巢、日日顺乐家、京东自提柜等充分利用上游快递资源的大玩家和e 栈、格格货栈、递易、云柜等中小型平台,行业将其分为电商系、快递系和第三方系三类。 快递柜三大阵营 阵营 代表 快递系 丰巢、中国邮政智能包裹柜 电商系 京东自提柜、苏宁易购自提柜 第三方系 速递易(三泰控股)、海尔日日顺、深圳一号柜、鸟箱等 目前看丰巢、速递易体量占有较大优势。他们主要提供的应用场景是“用户在离家和工作地点近的地方从快递柜自提快递包裹”,采取的方式是自建,“借”别人的地筑起高高的柜墙。另外还包括一些门店驿站,比如当年的顺丰嘿店和快递超市.无论是自己的地、还是租用的地,都是在原来没有的场景下新建场景(柜子或者门店)。 2、抢人,即共享,代表:收发室 这类类似于易代驾和滴滴打车,采用众包+O2O的方式,在社区和写字楼寻求物业、便利店等实体空间的合作,利用闲散劳动力,在物业的富余空间内(运力),设立收发室,完成代收代发服务。这类模式中,无论是采用移动定位与数据技术,还是通过建设末端快递共用派揽平台,或者直接沿用现有的收发室、物业管理处,都是用“人”在填。典型代表有定位办公园区的萌站,j2直播,瞄准学校市场的小麦公社,做写字楼及社区快递包裹管理服务体系的@收发室,面向社区和校园的阿里菜鸟驿站,面向社区的蓝店和熊猫快收等。(尽管他们也有直营店,但占比小,比如收发室有两家示范店,但也是和物业合作,没有出场地租金,另有数百收发室投入运营,签约数千家,覆盖居民百万户) 目前从融资和网点上看,除了菜鸟驿站(目前在全国200个城市和1600家高校开设4.5万家社区站点),@收发室较为靠前,(收发室天使轮融资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金沙江创投、联想之星创投等)。这类模式除了利用了现成的人力,对于物业的空间也是分时共享,直白的说,用的都是现成的人和空间。 3、优劣对比,各有说法 对于这两类模式,我们不妨作图对比一下。 快递柜的抢地自建模式 收发室的抢人共享模式 现场代收发人员 无 有,物业人员、便利店老板兼任 硬件及安装成本 高:2-3万元甚至更高 设立于物业和便利店富余空间,硬件及安装成本低 市场教育成本 高 相当于传统的邮政收发部门,市场教育零成本。 铺设需要的空间 室外特定场地或租用商铺 室内闲置场地 日常运营成本 电费,上网费,人工巡检,维护成本高 运营成本低,由物业或便利店人员兼职 快递存放空间 受场地限制 5-10倍空间 城市管理优化 对管理快递车无帮助 有效降低快递车的使用频率,优化城市道路秩序 是否对消费者免费 部分开始收费 目前免费 盈利方式 广告、电商、代寄快递 广告、电商、代寄快递、本地生活服务 对物业合作的吸引力 低 有:额外收入 对快递员的有序管理 无 部分有 交接快递时,有无明确接收人 无 有 开展延伸业务,有无社区配合人员 无 物业公司可配合、便利店更加欢迎 不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