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分析了互联网租房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从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中,提出了未来互联网租房平台发展的两个模式。
租房是北上广漂们的人生大事,在房价突破天际的今天,租房是绝大部分在北上广工作生活的人的刚需。说起租房,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会冒出的词,是黑中介,有些地方的黑中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负责,随意涨价,不退押金等。随便上一些社区看看,吐槽黑中介的非常多,比如坑钱,不退押金,态度恶劣,违约等。中介很坑、不要找黑中介基本达成了共识。 如今的互联网平台这么发达,却改造不了这个行业。我在两个一线城市租过好几次房,互联网平台和传统中介都体验过,感觉互联网带来的优势还比较有限。
租房的目标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不久,未买房,在外地上班的人群,包含合租和整租;另一类是已成家的,买不起房或者其他原因而租房居家的人群,基本都是整租。互联网租房面向的人群更多的是第一类。 目前找租房大致有这么几个模式: 一是传统渠道,中介的门店,电线杆小广告,小区看门老大爷。 二是58同城、豆瓣、闲鱼等个人发布租房的信息平台。这类信息平台是用户去的最多的地方,但平台上到处是中介发的房源,分不清是个人发的真房源,还是中介发的假房源。比如58同城上,中介会发假的、价格低的房源吸引用户联系,用户联系后就说这个房源没了,然后带用户到处看房,这已经是个泛滥的套路了。从很多社区里的吐槽建议来看,口碑最好的租房平台居然是豆瓣小组,因为豆瓣上真人相对多一些。 三是自如、蛋壳公寓等自己做租房的互联网中介。自如算是近两年做的不错的了,服务比,但房源数量也就那么一些,依旧少不了吐槽。四是公寓模式,比如you+,自己承包下一个公寓然后装修租房。目前这一块市场比较小,公寓的数量比起租房的人数还是很少,而且公寓的价格普遍偏高,因此不是大部分第一类租房人群的首选。 这么多模式,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依旧很少,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很多O2O服务行业已经非常完善,为什么同样跟房子相关的买房、短租、家装家修这么多关于中介的问题呢?那么多租房网站为什么还比不过一个豆瓣呢?
互联网租房领域的特征 比起买房、短租、家装家修等领域,租房这个领域有这么几个鲜明、难啃的特征: 1、收入支出比低 租房的运营模式和买房非常类似,收房,带看房到签约,但比起买房,租房的客单价、利润低了很多,收入支出比不是一个层次。因此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房地产,买房发展得很好,租房一般般,很多租房中介服务都是附带在买房中介下的。 2、低频 长租是个低频服务,用户平均下来一年都不会换房。和短租比起来,尽管长租是刚需短租不是,但长租的空间、订单、市场份额依旧少了很多。 3、以整租的方式运营合租,额外浪费成本 这是租房领域的一大独有特点。整租一套房,从看房到签约只要一步,但假设是三人合租,同一套房就要分别带看、签约三次,付出了整租三倍的成本,但最终的收入是一样的。合租额外浪费成本,吃力不讨好,因此很多做整租的中介,不论是互联网的还是传统的,包括那些直租的房东,不愿意做合租。恰好需要合租的租客用户相当多,那些刚毕业几年的租房主力用户群体都是要合租的。 4、价格敏感,关于钱的纠纷多 租房目标用户群的经济、收入状况比不上买房、装修的用户群,这部分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选租房的时候价格几乎是第一考虑因素。此外租房会衍生出押金、退租等一系列杂事,关于钱的纠纷会比较多。 5、需求不标准,决策过程长 租客对租房的需求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租过房的都知道,租房可能存在的要求非常多,除了价格便宜、交通方便这些大众化的,还有房子的是否有隔断,卫生间厨房环境等,房间的朝向,设施,采光等,室友的性别限制,人数限制,养宠物限制,带异性过夜等等。只有经过反复的看房对比纠结,租客才能决定。用户看房的决策过程长而且难以标准化,导致租房平台在看房到签约这一步的转化率不高而且很难有好办法提高。 从租房流程分析租房的核心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