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时间,如果放在10年或者20年前已经很短,但现在等待三个月对于某个手游或者直播快速上线已经是无法容忍的。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突袭,行业用户一旦享受过敏捷和弹性极强的IT基础机构部署,他们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所以现在不是运营商想不想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而是客户需求倒逼着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像一只传统的装配了大炮、坦克和步兵的常规部队,遇到了空陆一体、信息化作战的特种作战部队。 那么如何才算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徐直军在演讲中总结了五条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首先,面向员工、面向伙伴、面向客户,数字化企业要能提供ROADS化的体验(即Real-time实时、On-demand按需、All online全在线、DIY和Social);其次,要能充分激发和使能员工;第三,适应快速多变的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要具备敏捷创新的能力;第四,要具有健康的生态体系。数字化时代,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企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参与生态,要么主导生态,没有其它选择。只有融入、参与或主导健康生态,才可以更好发展、更好抓住机会;最后,实现智能的运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整个企业实现自动化决策、智慧化决策,提升整个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丁耕说华为内部一句话:“没有被执行的战略就是吹牛。”所以,华为向自己开刀,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尝试,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数字化的华为。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华为研发云”依托全球数据中心,建设了10万桌面云和110万个虚拟机,实现了代码上云和作业上云,使各研发作业环节时间缩短50%,研发作业效率提升约1倍。 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十年内行业数字化潜在价值在15万亿美元,这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据丁耕介绍,其实很多电信运营商已经携手华为在做数字化转型的尝试:德国电信携手华为,已经在发展云服务、视频、IoT等新业务,德国电信的IPTV业务上线半年时间就发展了50万用户;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做IPTV业务试点,结果当地用户的离网率从3%降到了0.3%;巴西的电信运营商尝试推出视频服务,在带宽和内容收费之外,在10个月之内还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广告收益…… 数字化转型虽然难度巨大,但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数字,又激励着企业、政府、或是行业组织进下定决心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云化和更智能更高效的资源分配,是重中之重。 成立Cloud BU,华为全云化战略加速落地 数字化转型之所以能够带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资源的云化和智能分配。在徐直军看来,云服务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商业模式,不管是面向运营商的ICT基础设施,还是面向企业提供ICT基础设施、面向未来推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云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核心之核心。 为了加速华为全面云化的战略落地,华为宣布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投资打造开放、可信的公有云平台,并构建“Huawei CloudFamily”。在原有3大BG业务的基础上,华为专门成立了Cloud BU,据徐直军介绍,Cloud BU诞生的目的非常清晰明了,就是把公有云打造好,把公有云业务发展起来,通过强力投资实现目标。 按照徐直军的介绍,华为打造公有云策略有点不同,希望打造公有云的Family,包括华为自己运营公有云,和运营商合作公有云,如德国电信OTC、中国电信天翼云等,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实现公有云的目标。同时,华为也会跟运营商一起聚焦重点行业,携手整个行业的伙伴,打造一个公有云的生态。基于这个生态,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实现其应用上云的迁移,以及基于华为公有云的Cloud Native应用开发。 丁耕在谈到如何实现全面云化时反复强调,华为不会自己干所有的事,华为最大的优势,是有全球范围的服务团队和合作伙伴,有强大的企业客户资源,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基于多年来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走出一条不同的公有云发展道路。丁耕这句话,在华为总部的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展厅也能得到印证,在展厅中众多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金融等解决方案,都会有合作伙伴的名字,华为在这些方案中提供了通讯和连接的服务,把提供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机会留给了生态伙伴们。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