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不是奶茶爱好者,最近的朋友圈和微博可能也被喜茶刷屏了,爱范儿也忍不住好奇心地体验了一把。然而,今天我们不谈它家奶茶有多好喝,也不研究它的队伍能绕地球多少圈,既然大家都说它是茶饮业的星巴克,我们就以星巴克为范本,来看看喜茶距离它还有多远。
(图片来自:喜茶官网) 从选址到定位,喜茶向星巴克看齐 从经营模式和定位等方面来看,喜茶与星巴克的确存在不少共同点: 1.自主运营:星巴克以品牌自营为主,喜茶全部门店为自营; 2.定位中高端:店面装修讲究,略定价高于市场均价,消费者人群多为收入较高的上班族; 3.饮品制作标准化:保证出品质量,随季节变化推陈出新。
(喜茶位于深圳万象城的“黑店金”,图片来自:喜茶官方微博) 选址——喜茶的门店多选在租金昂贵、人流量多的购物中心或步行街上,这与星巴克的选址策略类似,不过后者所出现的场所还包括机场、高端住宅区等,在地点的选择上更为多样化。 不仅在选址上不惜重金,星巴克还很喜欢采取“围攻”战术,即在同一个商圈附近密集地开设多家门店,以达到分流客流的作用。而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喜茶,门店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于是当客流量过门店承受能力时,排队几乎成了每一家喜茶店的常态。
(以上海五角场商圈为例,其周围就分布了至少五家星巴克,资料来自 Starbucks.com) 利润率——奶茶本身利润较高,atv,均价更高的喜茶也被认为是高坪效(单位物业面积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代表。虽然该公司并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我们从公开报道中提取了一些数字进行粗略计算。 按照喜茶门店平均面积在 100 平方米,单店单月营业额超过 100 万元人民币的数据计算,喜茶的年坪效为 12 万/年/平方米。这一数字在国内餐饮业当中算得上翘楚,但仍无法与星巴克高达 7886.78 万/年/平方米的年坪效相提并论(2015 年数据,来自行业机构 QSR)。 当然,一家刚起步的公司与餐饮业巨头在利润方面本身也不具备可比性,但这也说明了喜茶的营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常年排长龙的队伍也证明了这一点。 数字化和用户忠诚计划 星巴克是一家相当重视数字化业务的公司,从官网、Wifi 到 app 和移动支付,都能看出他们对新技术的积极态度。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星巴克已经有了良好的技术积累,在掌握了大量用户消费数据之余,甚至成为了全美移动支付的领头羊。
(图片来自:Business Insider) 当然,数字化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好处,比如星巴克就遇到一点尴尬。星巴克在 app 端提供了提前下单结账的功能,免去了用户排队付款之苦,却没有减少取餐时间,其财报甚至推测店内人流量的下降可能正是受移动端点餐的影响。 比起基础雄厚的星巴克,喜茶的数字化暂时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宣传渠道以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主,Wifi 和移动支付也已是每个门店的标配。
虽然很多人抱怨为何喜茶不提供在线取号等更为灵活的手段,而非要让顾客像小学生一样排队,atv,但这或许与喜茶目前的供应能力有关。在尚无法满足到店顾客需求的情况下,强行实施数字化,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取餐等待的时间更长,吓跑更多潜在客户,星巴克就是前车之鉴。 星巴克的会员计划同样与其数字化密不可分。2001 年,星巴克推出礼品卡,这可以算是其会员计划的雏形;2009 年,星巴克推出移动支付,将礼品卡整合至手机,二维码扫码支付的方式更是颇具前瞻性。 (图片来自:) 与移动支付同时推出的是星巴克的“My Starbucks Rewards”(星享俱乐部)会员计划,顾客通过消费累计积分(星星),积分可兑换饮品或打折,并与会员级别挂勾,随后其 app 端也添加了对星享卡的支持。 会员的力量有多强大?2016 年 1 月,美国的星巴克用户在星享卡的储值总额已达 12 亿美元,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银行机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