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苗:我从事机器人研究已经有25年的历程了,90年我正式在清华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做的是移动机器人,后面就到国外做医疗机器人。 在医疗大健康领域,我们主要投了医疗机器人,尤其是骨科,像天智航也上市了(三板),还有脑外科,最近投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在智能制造领域主要是投了新材料,还有包括投了磁悬浮电机,最近在投资孵化老龄社会的护理床,包括传感和运动控制功能。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雅瑞资本、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的科技顾问,有时候我会从产业发展的一些态势来给他们提一些独到的见解,谢谢! 黄明明:王老师特别谦虚,我们讲他是独角兽的孵化器,雷鸣也比较谦虚,他是大名鼎鼎的百度早期创始人,百度七剑客之一。而且确实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就是一脉相承的。 张益肇:大家好,首先感谢黄总能给我这个机会参加这个活动,学到很多。 今年是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18年。在研究院我这18年参与了不同的项目,刚开始做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我现在自己个人在研究院做的是跟医疗有关的研究,包括医疗影象处理和医疗的信息处理。在中国老龄化这么严重,同时医生的资源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做一些贡献的话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以微软立场来讲的话,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让人工智能更普及化。今天讲的科技,也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大家也知道微软最近推了一个混合现实的产品叫HoloLens,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人工智能,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看到它长远的发展,它对社会的影响可能不小于人工智能,的话。 杨静:刚才张院长提到一个大家都在关注的话题,就是人工智能怎么产业化。现在的投资面临从商业模式的投资,向技术创新、技术驱动投资的转型过程。我们人工智能同样面临一个特别严峻的现实,其实HoloLensGoogle Home,或者是其他的人工智能产品,怎么样产业化、商业化,达到上市的标准,其实是很有难度的。 怎样把人工智能的产品落地,怎样在商业化过程中实现人工智能的技术价值,微软在这个方面有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的坑? 张益肇:在微软,做一个新产品的话,我们会考虑三个纬度(BXT): 纬度一,技术(T)。 微软是一个技术公司,任何产品,本身技术要能够达标。在我自己的领域,语音识别来讲,有多少人梦想,可以不再需要速记员在背后辛苦的记录,但是现在坦白来讲技术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如果这个产品的目标是这个,技术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的话,那可能这个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纬度二,X。 你这个产品到会不会有人想要用,这个黏性有多强。用我们的产品做一个例子,那时候我们有不同的金融公司来找我,电话上面用语音识别来做服务,你需要查你在银行有多少钱,或者要转帐的时候,可以用语音来做。但你不需要天天去查你在银行有多少钱,转帐可能一个月才做一次,相对来说这个黏性其实没有那么强。 纬度三,B。你这个技术要多少钱去开发出来。我觉得这三个纬度要考虑清楚。 杨静:他们都在说语音交互会成为新的界面,但是实际上我们也知道,无论是搜狗,或者是百度的度秘之类的,语音助手使用率非常低。您在语音的交互使用方面,您看好吗? 张益肇:我看好,但是我不觉得它会一统天下。语音界面肯定会越来越普及,但是并不表示说,大家以后都完全靠语音,这一点我是不太赞同的。 杨静:王教授您看,在机器人这方面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以前大家认为机器人时代很快就到来了,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年会都不请机器人表演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的变化、进化还是挺慢的,低于人类的期望值,特别是低于我们媒体工作者的科幻值。 您给我们讲讲,在机器人商业化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坑?是不是有一些是超乎我们期待的?哪些才是真正能够商业化落地的途径? 王田苗:从坑的角度来说,我想从两个角度来分享一下。 角度一,我参与孵化或者作为顾问,是属于天使阶段,天使阶段我自己面临两个坑: 第一个坑:过早的横向发展。在产业上还是要先纵后横。 第二个坑:作为高科技发展的雏形,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实验室或者是教授、或者是博士。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