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厨师,食物设计师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新的饮食礼仪或者方式,创造一种新的饮食体验。 2 月底的一个周末,有不少人聚集在杭州一个叫做“想象力学实验室”的地方,参加一个叫做“吃什么豆腐”的展览。 策展人名叫胡方,职业身份是个大学老师,作为个人兴趣,她筹办了一个叫做“吃豆府”的组织,atv直播,专门推广食物设计。
胡方希望,通过这场展览传递自己对于“食物设计”的理解,引导食客,思考如何选择食物。展览上故意模糊的电视屏幕画面,就是为了能够给观众一点提示,但又同时保留某种神秘感。 “你选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如果你在场地中间一边转悠,一边为参观者提供指导的工作人员会先来问你这个问题,并提示你,这两个空间只能选择进入一个。其中一个是理性的,意味着看不到食物的样子,你只能根据包装盒上的脂肪、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来选择你要尝试的食物。另外一个感性的空间则是完全透明的,食物就摆在你面前,你可以看到它,闻到味道,然后再选择其一。 在选择完空间之后,工作人员会递给你一支马克笔:“感性”的是红色,“理性”的是黑色,然后要求你在一侧的卷轴上回答完三个问题,才能进入空间里。
在中国美院任职的钱晨,就带着他的妻子和女儿一同来支持同事胡方的这个活动。展览现场,全家三人都站到了“理性”的这一边,在他们看来,选择这一边的理由是,“无论最终选择了什么食物,好吃不好吃,这个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惊喜”。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转发,觉得挺有意思的呀,就来看看了”,和朋友费佳杰一起来看展的余十一,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说道。当时,她选择了去“感性”的那一边,吃到了炸臭豆腐和豆浆,而费佳杰选择了“理性”,并且“根据盒子上的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指数,选了比较少的一款(豆腐烤芝士)”。 不过,也不是所有来的人都很清楚游戏的规则。展览结束撤场的时候,我们在门口看到了一位在站厅入口的海报前徘徊的观众。因为她来迟了,就没能吃上那道需要通过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犹豫、做出判断而选择的食物,只赶上了 after party 上供应的“豆腐西施”。
“理性”的空间,食客只能根据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表来选择
“感性”的空间,食客可以根据所见所闻来选择食物
在中国,类似于“吃豆府”这样,以食物设计者为核心,通过与上下游双方的合作,不断地进行实验来推出新食物的机构还很少。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1999 年,设计师 Marc Bretillot 在法国兰斯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创办了第一个食物设计研究工作室,开创“食物设计”研究的先河。后来,米兰工业设计学院和荷兰埃因霍恩设计学院等著名设计学院纷纷开出了食物设计的硕士专业。 在 2009 年,博士 Francesca Zampollo 发起了一个名为国际食物设计师协会(The International Food Design Society)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旨在把设计师、高校、食品加工工厂、厨师和食物设计爱好者都联系起来,并且从 2012 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线下活动。差不多在这段时间前后,食物设计开始越发热闹了起来。 我们之前也写了不少关于食物设计的文章,比如书悉尼独立设计工作室 Universal Favourite 联合同城烘焙坊 Bakedown Cakery 推出的像是积木一样的 3D 打印巧克力;荷兰的食物设计工作室 Studio Appéti 与丹麦巧克力品牌 Oialla 合作,推出的名为Room Service 的系列巧克力,已经成为了酒店的消费体验之一。这些都是食物设计的范畴。在Designmilk 盘点的最具巧思与颜值的食物设计作品之中,能看到很多的精彩之作。
“吃豆府”的第一场活动,2015 年11 月的食话茶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