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微信恋爱的故事是外界限制下不得已的选择,那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分离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毕业晚会也许是同学聚会人数最全的一次,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大家也是花更多时间在工作和上班的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居他乡。 电话、微信更加成为弥补不在身边的空缺的方法。分离两地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地即时分享自己的感受,这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和生动。 @ Eva Huang 爸妈有了微信,会给我发家里的图片,我会觉得很温馨,对于一个在外孤身一人的女孩子,微信帮助了我更好和父母沟通,更能陪伴多点他们。 @ 龚尼玛 跟一个女生高中毕业后就一直没联系,直到大四那年在国外因为她发错一条微信而重新搭上线,一直用微信聊到回国。之前有担心过四年没见面回国后没法和对方相处,但现在她是我女朋友。 可以说,微信,改变了我们和他人连接的方式,促进着我们和最关心的人交流。那些说离不开微信的人,想必都是这个分离的时代下害怕孤独的人,他们离不开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羁绊。 3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每次科技的革新都不可避免地引发争议。对于微信来说,同样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觉得微信在腐蚀着人们之间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更加虚无和孤独。 也许罗密欧与朱丽叶微信恋爱的故事(又来)会是不那么完美的结局—— 哪怕睡在一起,也是各自刷手机。明明就在身边,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焦虑的同时,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细细想来,微信上的自己距离真实的自己,这些年渐行渐远。翻翻文章开头小伙伴们的吐槽,你可能会有更多感触。我们日益熟练地利用社交网络在伪装自己、讨好别人、积攒「资源」,对现实中的自己却视而不见。 @ 乐乐 好想说一句,没有微信你还会爱我吗?每次聊天感觉只是盯着头像和自己想象中的人聊天,一见面就会觉得哎呀,原来根本不一样。 当我们在面对面交往的时候,其实也为自己预设了一个安全的距离,刻意的穿着、准备好谈资、注意礼仪和说话方式,构成了我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形象。这就是社会学家 Erving Goffman 提出的「戏剧理论」,它的核心就是:人生就像一场戏剧,而社会则是舞台。 如果说面对面的沟通还能让人有个缓冲的距离,那么在微信上我们几乎 24 小时每天都处于舞台的前台,没有喘息的余地。 晚上出去跑个步想发个圈晒一下,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健身婊? 想给老板分享的文章点个赞,同事会不会觉得我在拍马屁? 转发个小黄图发错地儿到同学群,这也是蜜汁尴尬…… 费尽心思,筋疲力尽。
孤单的孩子找到了紧密交往的新方式,但「过度的连接」却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从线下到线上,从现实到虚拟,失去控制的正是我们的“自我”。当我们的生活几乎全部处在「在线」的状态,却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那些说想要逃离微信的人,想必是要逃离演员的前台,不让虚拟的世界去取代真实的自我。 4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也许我们怀念的,并不是那些科技不发达的慢生活和旧时光,而是人和人之间真挚而丰盈的接触。 科技与人性之间不一定要站在对立的两面。微信正在思考的问题是适可而止,回到连接的初衷。 社会心理学家 John Cacioppo 说:「和其他任何一种工具一样,j2直播,社交媒体的好坏由你如何使用它而决定。如果你通过线上交流来增进线下的感情和人际交流,例如用 Facebook 来筹划一场朋友间的小聚,那么它能帮你积攒更多的社交资本,也会让你离孤独更远;但如果你因为活跃于社交媒体而忽视了朋友间的聚会,那只能让你更孤独。」 一个拥抱的表情是不等同于一个真正的拥抱的。微信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选择微信来维持联系也不意味着全然放弃面对面的沟通,两者其实是互补的关系。比如电话的出现就增加了人们之间见面的频率,而网络科技的便捷也让人们省出了时间去陪伴家人。这才是微信真正想做的事情。
离开微信 12 小时仅仅是一个实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会继续使用微信。最后的问题留给你们: 你认为如何使用微信才是科学的呢? 请在留言区告诉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微信的攻略,一定要关注 WeChatMoments,小编老师会亲自教你。 微信实验室还将继续推出第二季,研究好玩有趣的话题,如果你有什么建议的话,欢迎也在留言区评论,我会亲自回复。 参考资料 腾讯研究所 – 郭雅楠《在一起,孤独着,从科技与人性看社交媒体人际互动》 爱范儿 – 白鑫然《为何社交网络那么多,却没办法消弭孤独感?》 爱范儿我们报道未来,服务新生活引领者。 邮箱#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原文链接· · 新浪微博 ,j2直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