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origin ofo、摩拜又双叒叕免费了。 两家共享单车的龙头借着两会的时机,在北京推出免费骑行一周的活动。一周完了还不够,那就再来一周。从3月6号开始,北京地区ofo和摩拜用户们充值的骑行资金就没见少过。 看起来这实在是一箭三雕的事——政府提倡了绿色出行;共享单车平台又能拉高月活,吸引新用户注册;而用户也能借此坐享免费,又省下一笔辣条钱。 这只是共享单车竞争升级的一个缩影,两会上马化腾说“共享单车会不会贴钱让用户骑?”,这句话已经开始应验,从融资大战、车辆地面圈地战、智能锁等车辆本身的PK,再到拼押金拼到0押金、拼价格拼到免费甚至通过充返活动给用户送钱,共享单车市场竞争面已经越来越广、越来越失控。 与此同时,竞争加剧的背后,隐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焦虑,这种焦虑源于对用户的渴求,源于盈利模式的孱弱。盈利模式的孱弱让共享单车平台急切地要圈住更多用户,为投资人许下在未来创造大量价值的美好诺言;反过来,不断膨胀的用户群在消耗越来越多成本的同时,却并没有创造足够的收入,又加深了人们对共享单车行业盈利能力的怀疑,共享单车将骑向何处? 共享单车正在陷入失控的漩涡。 一、失控的单车竞争:圈地、圈人、圈钱 免费骑行的背后,是融资额剧增,ofo与摩拜两家头部玩家披露的总融资额达到70亿,仅在今年头2个月,ofo与摩拜披露的融资额就超过50亿人民币; 拿到融资后的结果,是进驻城市剧增,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50座城市接入了共享单车,东部沿海城市成了共享单车的天下; 更进一步,则是单车投放量剧增,ofo称其单车投放量已经达到百万级别,摩拜在去年年末也已达到50万辆的投放水平。 共享单车行业如同一个气球,气球内部是各家共享单车平台白刃相接,产生的剧烈反应让整个行业迅速膨胀。 然而轮子转得飞快的共享单车近况跟三年前的网约车行业是如此相似:玩家们为了赢得更多的用户,靠现金补贴大打价格战——充100送100的活动已经不够吸引眼球,那就直接免费。 事实上,从去年12月开始,ofo就开启了免费活动,不过当时是每周一天。今年各方玩家纷纷拿到了高额融资,共享单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免费活动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从一天到三天再到整周。推出免费活动的玩家也越来越多,除了摩拜、ofo,其他如小蓝单车、永安行等等也相继推出过免费骑行。 免费的同时,共享单车还在四处攻城略地。ofo在APP上实时更新着进入每一座新城市的动态,目前这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共享单车平台宣称进驻全球超过40个城市,还打入了纽约、伦敦、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摩拜也不甘示弱,打入全国近二十个城市,还宣布出海首站新加坡,跟ofo正面交锋;分别以深圳和上海为大本营的小蓝单车与永安行,则在最近进驻北京,要和ofo、摩拜决战紫禁城。短短半年时间,共享单车就席卷了半个中国,剑指海外。
除了在地域上把摊子铺开,共享单车平台还在局部地区用疯狂的投放量打压对手。在笔者的目测中,各路共享单车在北京各个地铁站的数量较两个月前足足翻了一番——之前它们还能在人行道上老老实实待着,现在已经在和机动车抢道了。新京报的报道称北京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超过20万,在深圳与上海这个数字更夸张。据统计,共享单车在深圳的投放量是32万辆,上海的这一数据则是45万。 日前有媒体撰文指出,共享单车行业在投放量上陷入了“囚徒困境”——为了不被竞争对手抢夺用户,平台必须加大单车的投放量,以至于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投放的“过饱和状态”(当然这是对共享单车平台来说的“过饱和”,而非用户角度的),使每台共享单车能取得的收益较原来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需要单车的人仍然比单车多,但是单台车所对应的用户数已经无法创造足够的收入来覆盖制造成本与运维支出,意味着每台车都在亏钱。 共享单车平台爆炸式的投放除了互相伤害之外,还给城市制造着麻烦。数量不断增加的单车占领了各个地铁口,侵吞了一半人行道,堵死了非机动车道,甚至还蔓延到了机动车道上。日前深圳才扣押了千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上海4000辆占道的共享单车也是不久前才被“释放”。颜色醒目的共享单车们本是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现在无处停放的单车则四处散落,默默地为城市“添堵”。 二、失控的用户:共享饕餮下的人性底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