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引述行癫的话。他说,“电商双11、支付金融、云计算、物流……这些独一无二的商业场景,不断驱使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工程技术领域攀登量级巅峰,代表中国最先进的水平……今天,我们已处在一个技术创新的临界点,从工程技术到核心科技的临界点”。 夸克觉得他说到了微妙处。 长久以来,阿里许多时候先说后做,每次都能落地成功。这背后,它像一个精密工程或一架机器,靠着强大的执行力无往不利。但老实说,除了双十一的数字与马云有限的演讲外,在技术层面,我们没有从它身上感受到那种激荡整个大众无限想象力,让人瞬间沸腾的力量。 反观谷歌、亚马逊、特斯拉以及其他诸多美企,它们常常让我们震撼。是它们技术、商业化多牛逼吗?肯定不是。 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觉得,除了美企确实更崇尚技术、工具外,一种超越商业层面的个人英雄主义仍在延续。 这决不是美化它们。它们也有自己的商业诉求。比如,它们大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对外展示前沿创新能力,有市值管理考量。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也是许多美国科技企业的常态。基于商业而又常常超越商业的举动,无论成败,往往能激发内心无畏的力量,推动人类向未知奋进、探索、前行。 中国公司更像技术实用主义者。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确实擅长工程,整合创新,一步一步落地运营,实现既定目标。我们特别擅长做“*年计划”。 这无可厚非。但在面向充满无数“不确定性”的领域,一个大变局时代,中企这种思维常常错失重大机遇。 马云一段话有些长,但值得回味。还是贴一下。 “一个服务20亿人的经济体,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我们将建立阿里巴巴的NASA,以担当未来的责任。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将组建崭新的团队,atv,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全力以赴。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巴巴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他说。 技术方向上,都是业内谈论的焦点,并不性感。但我重视他的后半段。就是说,阿里的技术,不能再完全跟着业务走,一定要有着眼于未来长周期的前瞻布局。 这是我们对中国互联网业一直以来的期待。过去,我们持续批判互联网业里的非理性繁荣,期望它能从万米高空跳入微观世界,在技术层面,给自身也给行业探寻到新的成长动能。 我们一直觉得,阿里早应涉入ICT核心领域。缺乏这部分,阿里云想完全奠定自身在中国新基础设施中的地位,还真比较难。 这里我想起华为这家公司。很多人老提它每年投多少钱研发。而我更关注它对技术布局的认知。与很多公司不一样,华为区别了研发与研究:前者贴近业务,步子不会迈太过;后者则是基础科学研究,面向更长周期,有很多试错空间。 去年,华为强化了海内外许多研发中心布局,后来任正非鼓励大批研发人员走向海外前线,捕捉前沿商机。 当时特别流行“无人区”一词,而我认为,没有技术革新,谈什么无人区,注定会是死亡地带。 技术老跟着业务走,就很难摆脱附庸特征。阿里技术也有独立板块,比如阿里云,过去一段,甚至还在财报单列,但阿里云毕竟不是纯粹的前沿技术研究部门,也是业务导向,仍有较大的整合空间。因此,NASA计划公布,让我们看到了阿里这家公司可贵的变革。 当然,很难说NASA未来的成效。我们只能表达更多乐观。这主要建立在几个维度,比如愿景与意志、研发力量投入、业务提供的技术验证等。 马云说,着眼于未来20年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愿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的目标,NASA必须围绕新经济体的三大使命展开技术思考,即让世界更加普惠(Inclusive)、让机会更加均等;让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Sustainable);让未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Happy&Healthy)。 你能看到,NASA愿景,几个维度上,比阿里集团过去一直描述的整体愿景还要高。它传递着阿里通过技术布局变革未来的强烈意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