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NASA技术愿景,也是五新战略支撑,同时也是阿里一次市值管理与微妙的公关。 内部代号为NASA的技术战略,对阿里集团来说,到底意味什么? 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规划。从周期看,它是面向未来20-30年设定。 考虑到马云多年来的危机意识,夸克认为,这一定是阿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隐喻、一座天王山。当然,它一定也是巨大的机遇信号、一个关键的窗口期。 让我们给出分析,希望有益读者诸君。 先说说NASA背后的阿里危机感。这里面有多重。 1、阿里需要一次摘帽正名。 过去18年,阿里从一个小公司变身一个庞大的企业巨头,GMV甚至超越许多区域国家经济体,声名远播。但外界似乎对它有的认知充满偏见,就是认为它是商业化的成功,没啥技术积淀。 一个常被人举的例子是,创业公司挖人,喜欢挖阿里运营经理、百度工程师、腾讯产品经理。它对应着过去多年外界对BAT的表层印象。 对阿里来说,谈不上正面。它矮化着技术气质。 若你有心,能感受到,过去多年,它做过许多技术营销。当阿里云栖大会成为品牌、阿里云成为阿里成长符号,一个技术立身的巨头品牌形象开始强化。过去几年,阿里还不断玩转黑科技。 “过去18年来,阿里巴巴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行癫的话非常真实。 阿里确实不是一家纯商业公司。如果没有技术支撑,过去18年,不要说双十一数据脉冲,就说平淡日销,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仅仅一个安全话题,就能粉碎它的一切努力。 夸克认同这一表述:阿里是一家技术驱动、技术和商业要素出色结合的公司。双11、支付金融、云计算、物流乃止对于碎片化需求的撮合,都隐含着深厚的技术积淀。 当然,NASA不可能为简单摘帽而生。它有更大的诉求。 2、行业驱动力转换、阿里成长诉求。 很多人都能看到这一点:过去多年,互联网业崇尚流量打法,一个个都是梅特卡夫定律的践行者。它建立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但当面向C端的移动互联网普及后,人口红利效应就没那么强。这个过程,BAT都遭遇过考验,甚至危及商业信誉,里面有流量幻影。 阿里平台生态丰富、结构合理,但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新覆盖,向农村与国际渗透;二是精耕细作,深挖存量的价值。而要化解挑战,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必须进一步融入线下。 过去三年,中国互联网业持续发生大规模整合。夸克的结论是:纯互联网企业已失去真正的发展驱动,内部开始整合,然后通过与实体融合,获得新动力。 马云多次说,纯互联网已成传统行业。他的“五新”战略,就在挑战背景下面向未来形成。 但过去两个月,阿里不断遭遇传统行业大佬质疑,马云们的澄清并未整整奏效。一些质疑甚至朝政治话题蔓延。 夸克的结论是:马云澄清难奏效的原因,正在于“五新”不是固定蓝图,而是一个过程。阿里只能通过实践验证它,而不可能给出直观的描述。逍遥子也有过明确的表达。 这个周期,种种挑战可归为全球ICT技术面临更新,整个社会期待微观的技术革新。硬件领域,摩尔定律步入困境,期待材料革命与工艺突破;5G尚未开启,人人、人物、人与服务、物物的链接,缺乏技术支撑,当然背后也有产业壁垒、政策壁垒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 “五新”战略持续落地,一定会伴随着前沿技术的诞生与商用。过去一段,阿里CEO逍遥子不断强调重构商业要素。若你仔细听,会发现,他一直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技术提升,二是开放,涉及产业与整个社会层面。这决不是偶然。 3、阿里技术哲学体系面临更新。 你会说,阿里技术不是很强吗?飞天、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安全技术以及各种黑科技,传播一次又一次。而阿里云,作为阿里18年来的技术积淀与凝结,输出迅猛,已成许多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也是阿里过去两年市值管理的核心。 但要看到,阿里从IT走向DT,更多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技术路径里的扩展自身。它是有一些自主的技术,但整体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集成商。一个例子是,它虽然喊出过去IOE口号,但截至目前,阿里系仍有许多业务仍建立在海外信息系统基础上。 诸多话语持续讲了几年,马云与阿里的技术哲学概念有些老化。它们的表述一度重复、雷同。阿里的技术哲学面临革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