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丨拓扑社 原野 自从 2007 年 12 月世界经济大衰退开始,SaaS 就开始吸引到了一切企业 CIO 的注意。因为这种模式能够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资本支出(CAPEX),一方面能够给自己的公司带来世界级一流的 IT 服务,并且还能实现运营成本(OPEX)的可控性。 经过几年时间市场的不断酝酿,到了 2012 年,SaaS 在企业级服务市场上终于站稳了脚跟。那种让企业运营者省心省力,具有快速配置,预购置费用较低的优点,促成了 SaaS 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逐渐认可 SaaS,将其称为企业运营中的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时,一些人发出警告:SaaS 模式必须是依托于某些极度简单的商业应用,它往往不需要牵扯什么跟企业级数据的融合。大家都知道,之所以 SaaS 声名鹊起,主要就是因为它迅速地占领了中小企业市场(SMB),针对 CRM(客户关系管理)、人类资源管理等板块,提供非常强大,目的单一的功能性服务。但是,这些应用在“数据实时交换”、“多交易环境兼容性”等方面表现的并不是很好。 《CIO 杂志》就对此发出明确的警告:“ SaaS 模式看起来确实有很多便利,有些时候这些好处甚至会掩盖它自身的一些缺陷不足,比如在数据融合上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跟其他企业级应用的接口上,还是在数据源的接口上,这种挑战同时都存在。” 让我们再来看今天,现如今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好几款 SaaS 配置在上面,往往是由不同的商业团队去使用,来应付商业运营中某个层面。这些应用种类不一,运行环境也不统一,终端用户对自助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使得 SaaS 逐渐走入一个尴尬的窘境:数据似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得,而且封装数据的形式五花八门。总而言之,企业正在将 SaaS 和云端应用无意间带到了一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方向上:数据的碎片化。 问题出现了,答案在哪里?我们难道就真的任由这些数据碎片散落在企业的各个角落?我们是否能够对 SaaS 模式有所期待,指望它在数据连接性,统一性,同步性上出现某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进展? 数据窘境 在一开始,SaaS 的支持者们就明白一个道理:企业内应用 SaaS ,如果在跟其他的系统、应用的对接上没有太高的要求,开奖,那么它就能非常好的满足商业运营管理中的各个需求。另一方面,SaaS 公司都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着这种模式的好处,它是多么的简洁高效,给 IT 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带来多么大的改善,他们甚至都已经开始宣称“应用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他们这么说也是有理由的。根据现在的市场调研情况,平均一家企业会应用到 376 个 SaaS 应用程式,而预计再经过两年的时间,应用程式数量会继续上涨 13%,达到 426 个应用程式。 那么 SaaS 是不是创造了价值?应该是这样的。但要说它是否是有效的?这得看你询问的对象是谁。它是否是简洁且高效率的?从 IT 部门的角度来说,情况并不如大家所言的那么乐观,尤其是在评估追踪信任度高,且对现实具有明确指向性意义的数据方面时更是如此。 在一个对 SaaS 依赖度较高的 IT 环境里,当然会出现一些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据管理领域更是如此。其实在一早,很多分析师就提出了警告:你们如果真的想要应用 SaaS,尤其是在数据分享和整合上面有要求,那么实践起来一定要慎之又慎。但随着 SaaS 的不断升温,没人把这些警告当回事儿,于是也就是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困扰很多企业,很多 SaaS 公司的问题都是什么。 在对 SaaS 应用的时候,缺乏 IT 部门的相关监管 SaaS 模式的推广普及,带来的最为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之一就是它改变了员工在公司里使用 IT 服务的方式。从 SaaS 产品的本质上来说,这些应用都是围绕着某个目的设计,非常明确专注地去满足某一个细分的商业运营诉求,它有可能是文件分享,公司内部协作,项目管理,财务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与客户的互动等等。 在大多数时候,SaaS 的应用都是免费的,要收费价格也非常的低(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公司内部的一些部门,商业运营中的某一个单元,都可以非常轻松地去测试十几个,甚至更多的 SaaS 解决方案。这跟过去什么都得让 IT 部门测试拍板相比,有了十分长足的进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