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origin 编 | 四月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风起云涌,产业界大浪淘沙,在“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会”感受时代脉搏,看见未来。 3月10日,由智东西、AWE、极果等联合举办“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会”在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正式开幕。学术界、投资界、创业圈和产业链在这里激烈交锋,NVIDIA、Neato Robotics、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科沃斯机器人、Ninebot(纳恩博)、威马汽车、奇点汽车、驭势科技、歌尔股份、地平线机器人等近40位大佬轮番登台。 作为2017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的峰会,GTIC聚焦“机器人产业”、“汽车新势力”、“家居物联生活”领域,探讨技术变革下的掘金机会、消费升级与生态建设,带来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判断。 在下午的演讲环节中,驭势科技合伙人、驭势科技上海总经?黄波发表了名为“智能驾驶产业化的思考 ”的主题演讲,主要探讨了自动驾驶由L2向L3级别演进的路径以及难点。
以下为黄波的演讲精摘: 1、自动驾驶技术的潜在市场广阔。至2020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 至2025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500万辆,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约15%; 至2030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800万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2、当前自动驾驶的主流水平——L2(部分自动驾驶),还远未成熟,离一辆足够智能的车还有很长的距离。而要使L2迈向L3(有条件自动驾驶),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克服: 第一点是设计上的难题:系统失效要向驾驶员移交车辆控制权,这个过程会花费8-10秒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车内乘客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同时,L3的自动驾驶对传感器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点是L3对其他尚未成熟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实时的高精地图和V2X的车辆通信技术,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比较先进,但在目前仍未落地。它们的研发进程也为L3的落地增添了不确定性。 第三点是成本问题。L2主要采用多路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的解决方案,成本相对较低;升级到L3后,需要昂贵的短距离毫米波雷达以及更昂贵的激光雷达。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性仍然很高,高昂的成本将成为L3技术推广的一个巨大阻碍。 第四点则是中国的道路情况相对外国更加复杂(速度区间大,换道多,人们驾驶习惯更加粗放),对自动驾驶团队的算法与硬件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基于这些考虑,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5-10年的时间。 3、面对这些情况,驭势科技采取的战略是在低速无人驾驶场景寻找机会,这一场景对算法的要求较低,低速场景容错率也更高,后果可控。同时驭势科技保持在中高速场景的自动驾驶研发,防止掉队。 4、安全性对自动驾驶行业至关重要。演示到产品是不一样的,演示中一百次尝试都没有问题,但产品一次失败都不可以有,(这也是驭势选择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的原因之一)但汽车制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何在量产型上控制成本,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纳入考虑。而从算法能力到系统能力,单个算法虽然并不很难,但把所有算法集成到一个智能解决方案,再设计云端计算,其实非常复杂,存在非常多的困难。需要产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来推进智能驾驶产业。 以下为黄波在“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首先我代表驭势感谢一下主办方,今天借这个机会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下驭势科技在智能驾驶商业方面的思考和一些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是中国智能驾驶路线图,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2025年、2030点大概这个时间段分别在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然后到完全自动驾驶,大家可以说现在2017年到2030年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再想一想在这个市场上2007年苹果的第一款手机出来到现在其实也就十年的时间,从某种叫做上讲我们对智能驾驶未来是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但是我们仔细再看现在如果我们看普及的这里面似乎少了一个,大家可以看这三层到底在未来的哪个时间段到底会怎么样,或者说在某一年它的市场占有率会怎么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