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世界里,生命指代会自我思考,对外反馈和内部调整的一套系统。一个人按规则开车行驶,出现事故紧急刹车;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有条不絮运行,路况堵塞就会调整路线车流。从信息角度看来,城市的交通系统就是一个生命。 如果交通系统能够自我管理呢?强人工智能便是要打造具备自我思维的人工生命。
强人工智能能够脱离程序指令自发决策并且行动,理解抽象思维,能够自我学习,复制技能并且快速提高。 那么,如何赋予计算机心智能力,让其自我发展? 人工智能在 60 至 80 年代的发展一度萎靡,主要因为其演进完全依赖于科学家将知识灌输给机器学习,其学习广度是很有限的。 从 80 年代开始,一个重要的子领域开始探索: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省去了科学家自身认知这一步骤,直接把数据放进计算机学习程序内,让程序直接接触数据。在今天,大量的数据能够满足机器快速成长的需要。知名的 AI 程序 AlphaGo 每天能够尝试百万量级棋谱的走法。抛弃明显的差棋,将计算量控制在可完成的范围内。
另一关键在于,同样在 80 年代,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兴起。 为什么“图灵测试”一开始以人为测试标准?人类建筑大楼,创造艺术,甚至试图了解自身脑部的思考回路。人类大脑是目前为止所知宇宙中最发杂的东西,对光年外星体的了解都要远远多于对人类大脑皮层细胞的了解程度。
正因大脑的丰富性,科学家尝试通过逆向工程,从大脑的思考方式推动机器智能的发展。电脑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一层层输入数据,从简单到复杂,再输出结果。经过这些年算法的不断优化,以 AlphaGo 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在公众视野中得到大面积的成功。 人工智能的“奇点” 按照可预见的发展速度,实现强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多长时间? 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19 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科学家欢聚一堂。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提出了笼罩在20世纪物理学头顶的“两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
谁也没想到,不到 10 年时间,两朵乌云相继被普朗克与爱因斯坦解决,科技深入原子水平,而物理学进入全新的量子时代。 要知道,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历经了千年,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各走了一百年,而从电脑过渡到手机不过短短 20 载。 VR 的热潮刚从硅谷涌现,风向已经刮到别处了。在信息时代,每一轮社会革新所需时间被极大缩减了。 我们突然很难预料十年后科技的模样。
更何况,人工智能存在科学家普遍认同的技术“奇点”:存在某一个时间点,技术发展将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得接近于无限的进步。一旦越过奇点,科技将超越科幻,我们无法预测技术的下一步,甚至预警其发生。
而强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则极大推进了这一天的到来。 10 年,20 年,对于生命而言或许漫长,但放眼整个发展史,时间微不足道。就在当下,就在目前,没人知道人工智能下一个突破会发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巨人开始公开在媒体发声: 霍金: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 比尔?盖茨: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 马斯克: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威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